1)第319章 献策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衍武的话让“糖心儿”沉默了。

  她本以为策无遗算的妙招,竟然在洪衍武的眼里不值一提,这实在是让一向自负甚高的她很有些难堪。

  不过当两人走到“双环万寿亭”的时候,反复思量了好几遍,她真的不得不承认,洪衍武揭露出的问题都很准确,也很重要。她自己确实考虑欠妥。

  于是就有点跟自己怄气似的,她说了句“我累了”,就坐在与亭子下不走了。而且很快就追问起洪衍武,到底替她想了什么好办法。

  这个时候,她死盯着洪衍武的脸,似有些不服气,更似有些期待。

  洪衍武见她这副小孩儿赌气似的样子也不由一笑,跟着就说自己的法子其实就三个字——电视机。

  “电视机?你是说外国电影里的那种东西?有图像的戏匣子?能在家看的小电影院?”

  “糖心儿”还真不是一无所知。在当年上映的那些反映海外工人阶级生活的电影里,在朝鲜、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的相关镜头里,都能见到这玩意。这也就让她有了最初步的概念。

  当然,这种了解肯定是比较片面的。那么,她下面提出一连串疑问也属正常。

  “你想让我去卖这东西?我在百货大楼里倒是见过几台,要票儿不说,还挺贵呢。要我看,那东西画面小,也不清楚。你说就为了在家看个戏,看场电影,会有人愿意拿一年半的工资去买么……”

  这一番话在今天看来,或许有点儿可笑。可这并不能怪“糖心儿”孤陋寡闻。

  因为在1978年,电视机对我国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了解太少。据统计,1978年初,按当时的城镇人口计算,差不多每一千人才拥有一台电视机。

  但也得说,恰恰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随着电视节目日益丰富,我国就开始步入电视机普及的高速发展阶段。

  至当年年底,每百户城镇居民已经拥有了192台黑白电视机。今后数年,更是以几何倍数迅速增长。

  也正是基于能提前预知,我国马上就会进入到电视时代,洪衍武才会出这么个主意。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你先回答我的一个问题。我打个比方,假设在你饥肠辘辘的时候,手里有一块钱可以买到一顿丰盛的美餐,但同时又有一部只放映一场的外国爱情电影可看,票价是九毛钱。那么你是买两个馒头去看电影呢,还是吃好吃饱为先?”

  “糖心儿”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看外国电影,饿着肚子也去。”

  洪衍武一听,忍不住再次笑了,就又告诉她一个新的名词儿,说这叫“文化消费”。

  还说从她的回答来看,足以证明,哪怕在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时候。只要能保持最基本的生存维系,人会毫不犹豫地把一切资源侧重到精神补充上。这就是人和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