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控扼咽喉天下险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编之事他们还颇多微词,觉得刘琮这是不信任益州的武将,故而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剥离武将对于部曲私兵的控制,但现在想想,自己又不打算叛乱,要那么多部曲干嘛?只要忠于刘琮,还怕没士卒可用么?

  有了世家大族的支持,益州的战争动员很快便展开了,十一月二十日,刘琮亲领两万八千余人马出成都,经绵阳过梓潼,于十二月初兵临阳安关下。而此时加上沿途会合的其余各部,总兵力已达三万五千余人。

  与此同时,赵云、庞统率一万余人自宛城西进,与刘琮的主力遥相呼应。

  消息传到汉中南郑,张鲁顿感菊花一紧。他没想到刘琮来的如此快,好在阳安关还控制在汉中军手中,否则干脆别抵抗了。

  驻守阳安关的大将是张鲁的弟弟张卫,拥兵两万余众,据关而守。

  正寒冬逢大雪,本就崎岖不平的山路更为难行,也使得依山而建的阳安关更显巍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阳安关背倚鸡公山,北濒嘉陵江,地势之险要,令早有所料的刘琮都感到很棘手。

  当年张鲁率兵自成都北上,沿剑阁栈道出古百牢关,到达沔阳。首先从阳安关打开缺口,并筑寨堡于西侧的走马岭,随后,南渡沔水占领定军山,北面夺取天荡山,杀死汉中太守苏固,从而占领整个汉中,可见阳安关的重要性。

  在阳安关外十余里之地安营扎寨之后,刘琮亲自与吕蒙等将策马出营,以就近观察地形。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举目远眺,只见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隐约可见走马岭上营垒相接,阳安关扼于要道,咸河在关外绕过,更为这座险关增加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欲破此关,必先取走马岭。”刘琮身披的猩红大氅被风吹得翻卷起来,不过刘琮却毫不理会,伸手指着西侧的连绵山峦说道。

  走马岭上的营垒隔咸河与阳安关遥遥相对,对进攻阳安关的一方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不过吕蒙却不这么认为,他眯着双眼思忖片刻,对刘琮说道:“我军远来,利在速战速决,若分兵攻打走马岭,恐非数日可下,不若直取关隘,攻其不备!”

  刘琮闻言微微一怔,目光自险峻的山势缓缓转向耸立于山下的关城,沉吟道:“敌军当已知悉我军来此,断然不会没有防备,即便敌军稍有懈怠,破关亦难。”

  这倒不是刘琮给吕蒙泼凉水,本来阳安关就很坚固,加上现在大雪之故,难度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此次北上,刘琮仍然打算就地取材,制造霹雳车攻关,但现在看了地形之后,他这心思就淡了,因为阳安关前的地势颇为狭窄,曲折的山路更是一侧临山,另一侧就是断崖,断崖之下,便是咸河水。

  吕蒙见刘琮眉头紧锁,不由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末将愿领三千兵,今夜便攻此关!”

  刘琮本不欲同意,但转念一想夜里攻关的话,走马岭上的汉中兵不知虚实,恐怕很难对己方构成威胁,或许可以一试。

  他首肯之后,同来的泠苞等人也纷纷求战,刘琮笑道:“今夜不过是牛刀小试,来日何愁无仗可打?”

  话虽如此,在泠苞的死缠烂打之下,刘琮也不得不答应,让他做为先锋,不过具体怎么打,还需回营之后好生计议,众人这会儿都心头火热,簇拥着刘琮往大营而归。

  雪落纷纷狂风席卷,深深浅浅的马蹄印很快便被大雪覆盖……

  ...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