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21章:结盟之议_大魏宫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这五方势力也并没有在短时内击败魏国,这是为何?

  因为魏国有粮,有粮,魏军就有底气与这五方势力开战——至于是否能战胜,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而对于底子薄弱的秦国来说,促进本国的农业发展,能很好地减弱军功爵制带来的负面效果。

  说白了,就是当对外征战的秦军吃了败仗,无法掠夺足够的财富与食物时,秦国也有粮食养活国民,并且对前线军队持续提供军粮,也即是战争的容错率提高了,不至于因为一两场战事的战败而导致国家崩溃。

  “善!”在听了杜宥的话后,左庶长卫鞅欣喜地点点头。

  军功爵制是他提出来的,他当然明白这种制度的弊端,但是没办法,秦国的底子薄弱。

  说得难听点,就是由于生产力低下,导致秦国自己种粮食没有去别人那里抢食物来的快,来得多,于是,秦国就不断对外扩张,掠夺其他势力的财富与粮食。

  可问题是,在对外扩张的同时,秦人掳掠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并且本国内出生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秦国需要更多的食物,于是秦国只能加快对外扩张的速度。

  然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毕竟谁能保证秦军能不断打胜仗呢?

  因此,加强本国的农业,这才是最根本的办法,可尴尬的是,秦国拥有大片空置的土地,但粮食耕种的收成却十分低下,尤其是旱涝虫害方面,往往一场灾难就能让很大一片土地颗粒无收。

  倘若此番能得到魏国的经验,相信秦国的农业必定能有巨大提高。

  而相比较卫鞅,大庶长赵冉则更加在意魏国军用方面的技术,他对杜宥问道:“贵使,不知冶造技术方面,贵国能否传授我大秦一二?”

  “这个……”杜宥犹豫了,倒不是担心什么,问题是他没有这方面的权限。

  作为礼部尚书,他可以做主将魏国的文化与民用技术传授于秦人,但军用技术,他就没有这个权利了,更何况,他对他魏国的军用技术,其实了解的也并不多。

  想到这里,杜宥看了一眼身旁的赵弘润,毕竟赵弘润执掌着大梁的冶造总署,而冶造总署,如今早已成为魏国的军用、民用技术的标准,任何先进的技术,都是出自冶造总署。

  杜宥转头请示赵弘润的动作,秦王囘、赵冉、卫鞅三人看得清清楚楚,心下不禁有些纳闷。

  而赵弘润瞧见杜宥的动作,愕然之余也有些无语,心说:这位杜尚书不会是让我背黑锅吧?

  可能是猜到了赵弘润的心思,杜宥压低声音解释道:“殿下,杜某来时,陛下吩咐我协助殿下与秦商谈结盟一事,期间考量定夺,由殿下拿捏。”

  赵弘润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低头思忖着。

  忽然,他反问道:“不知贵国能给予什么?”

  听闻此言,大庶长赵冉看了一眼秦王囘,见秦王囘点头示意,遂对赵弘润说道:“我大秦可出兵相助贵国,同进同退!……二十万、三十万,只要没有粮草掣肘,援魏的兵力不成问题!”

  『……』

  赵弘润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秦王囘,他也没想到秦国居然这么干脆。

  想了想,他对赵冉说道:“这样吧,贵国不妨派遣一些工匠到我大魏,半工半学,至于能学多少,就看他们自己,如何?”

  秦王囘与赵冉对视一眼,暗暗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双赢的提议:魏国得到了秦国工匠的支援,能够打造更多的武器、装备与战争兵器,以应对这场战争;而秦国的工匠们,也通过这次赴魏得到了宝贵的冶造经验,这远比魏国随便丢几张图纸、文稿给秦国,更有诚意。

  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心中清楚魏国不会将顶尖的技术泄露给秦国,秦王囘与赵冉也很满意了,毕竟他们秦国的工匠,在冶铁方面完全就是毫无经验。

  “大致就先这样,接下来,来谈谈促成秦魏结盟最重要的……联姻之事吧。”

  看着赵弘润,秦王囘正色说道。

  平心而论,秦魏结盟是注定的大趋势,是否联姻其实关系不大。

  但不能否认,联姻,能使秦魏两国的关系变得更牢靠。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