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80章:谁偷袭了谁?_大魏宫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领说道:“……我羯部落,与魏人本无冲突,甚至于,起初三年合作得颇为融洽。然而,乌须王庭却蛊惑我等与魏人决裂……”

  随后,就是一连串抨击乌须王大儿子乌达穆齐的指责,指责乌达穆齐好高骛远、狂妄自大等等。

  这一番说辞,引起了巴布赫的愤怒,也使得巴图鲁面色有些不好看。

  毕竟当初乌达穆齐与他洽谈时,他巴图鲁也觉得,他们川人应当恢复对三川的主导权,不能屈居魏人之下,毕竟在『魏公子润征讨羯角部落』前的近几十年,川人面对魏国还是胜少败多的。

  再加上后来秦国的强势介入,使得巴图鲁也接受了乌达穆齐的建议,准备借助秦国的力量,从魏国手中夺回三川——主要是夺回雒城这座财富不可估量的城池。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那一仗,魏公子姬润居然如此强势,在『函谷一日战役』竟将二十万秦军杀得溃败而逃,导致乌达穆齐的谋划彻底落空,非但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还被那位魏公子润给记恨,警告了一回。

  听着雅克哈的话,巴图鲁亦不禁感到遗憾,毕竟头三年他们羯部落与魏人的合作,的确十分融洽:他们将从巴国那里掳掠的奴隶,或采集的矿石,出售给川雒联盟,再由川雒联盟出售于魏国,而魏国则给予相等价值的粮食、茶叶、金银、珠宝等等,让羯部落或自己享用,或用来拉拢巴地的国主——比如金子,巴人对金子的渴望,超乎寻常。

  不过遗憾归遗憾,但巴图鲁并不后悔,因为他“看”地很清楚,他们与魏人的贸易,虽然使他们羯部落变得愈加富裕,但也使得魏国日益壮大,而魏国一旦强盛起来,他们川人必将失去对三川的掌握。

  这不,眼下那位魏公子润即已经露出了獠牙,迫不及待地就要将三川郡收入魏国的版图。

  因此要说后悔,巴图鲁最后悔的就是当初在羯角部落族长比塔图与魏人开战的时候,他羯部落没能帮后者一把,正是那一场战役,彻底改变了川人与魏人的相互地位。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谁让羯部落当时正在与巴国开战呢?更何况,当时巴图鲁也没有想到,魏国壮大的速度竟然会这么快,短短几年内,就相继击败楚国、战平韩国,隐隐将取代由于齐王吕僖这位明君过世而迅速衰弱的齐国成为中原霸主。

  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次巴图鲁响应了乌达穆齐的号召,毕竟魏国这个邻居崛起的速度太快,对于相邻的势力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好了!”

  见毡帐内诸人还在争执,巴图鲁打断道:“事已至此,再多说什么也是无用。……乌须王庭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魏军不会接受我族的降服,魏公子润要的是三川,一个亲善于魏的三川!……与其争吵些无意义的话题,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诛杀魏将司马安,狠狠挫一挫魏军的士气!”

  听闻此言,毡帐内逐渐安静了下来。

  随即,有一名头领问道:“大族长,秦军可与您约好合击司马安的日期?”

  “并没有。”巴图鲁摇了摇头。

  事实上,这正是他眼下最犯愁的一点,虽然秦军主帅武信侯公孙起邀他联手夹攻魏将司马安,但是,却未提前告知合击的确切日期——可能武信侯公孙起将这件事交给了秦将王戬,让后者自由安排,但至今为止,羯部落还未收到任何来自王戬军的消息。

  而事实上,秦将王戬在攻克涧北魏营后,并非没有派人向羯部落送递消息,只不过,司马安预料到了这个情况,在狭谷两侧的山峦中布下了层层防守,以至于王戬军的信使根本没办法通过,无法将消息传到羯部落这边。

  “这样的话,就只能等秦军那边先动手了……”一名头领献计道:“秦军若攻打司马安部,其声势浩大必定能会我方察觉,到时候,本部落亦派勇士助其一臂之力,对司马安部两面夹击。”

  巴图鲁仔细想了想,他也觉得,除非收到了来自秦将王戬的信件,否则,这个策略最为稳妥。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