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5 陈氏帝国44_重生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偶,其中重头产品也是标志产品依旧是陈锋卡通形象的公仔,有陈锋的肖像使用证明文件。基本上是全年开单大批量生产,但依旧是供不应求。

  在马光宗的积极开拓下,三班公司现在除了底下的文具店还在秀州开着之外,其余的生意基本上走的都是外贸途径。原因很简单,因为外贸基本上都是大批量的,而且价格能够卖的更高。赚头更大。另外也避免了内销的时候跟本地人抢饭吃,只要在一些文具礼品上打上陈锋的标签。订单都接不过来,手头上至今还有积压到后年才能发货的订单。

  因此故。马光宗在去年的时候就做了个提案上交股东会审核,要自己开设一家大型的文具礼品生产工厂,初步投资两个亿。这个提案得到了通过,在经过股东代表考察和商量过后,这家上亿的投资项目最后落在了陈锋老家玉洋镇的隔壁东湾镇。

  今年初已经动工兴建,现在已经建成正在试生产,但是因为工人还在是招收和培训阶段,生产规模还不是很大,依旧不能满足三班公司的外贸订单需求。现在为了赶订单,三班公司也只能依托当地的老百姓,将一些能够手工制作的产品订单散出去做,公司这边只要到时候做好产品检验就行,如此倒是稍稍缓解了订单需求。

  而三班公司现在的年交易额已经迫近十亿元,每年的营收都保持增长势头,去年达到了两亿元左右,而今年才到十一月份,营收已经超过两亿元了,很可能会突破到三亿元。

  抛去人工,税费等等,三班公司去年的纯收益是一亿出头,按照每人百分之一股份算的话,每个股东都能拿到一百多万的分红。而剩下那些股份的收益则是直接归入当初那个“同学互助基金会”的。

  只是他们三班的同学原本就个个家里都比较不错的,便不差钱,即便差钱的,但这几年每年从三班公司白拿钱分红下来,也个个都身价百万了。因此,实际上陈锋当初倡议成立的“同学互助基金”实在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而班里那些原本每年白拿钱的同学也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了,脸皮再厚这么白拿钱不干事当初也没一份投入,也都觉得心里难安,因此在头年分红过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将每年的分红自觉的打到了同学互助金的户头。

  因此故这几年下来,同学互助基金账户上都已经有两亿多了,却一直都花不出去,实际上这个“同学互助基金”到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因此做为理事长的温克邦就不得不提议要将基金会里的钱充分利用起来,这事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而王宏斌更是直接提议将这笔钱直接捐到long基金里去,他的这个提议也得到了班里不少同学的赞同,毕竟大家心里都有数三班公司本来就是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