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七章 此画一出,足以令西画黯然失色_画坛全能怪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了顾鸿中的作品,这幅画绝对出自于他的手笔!

  否则,无论换成了谁?也无法如此具象化的细化出主人公韩熙载在当时那个异常复杂的形态下,所表现出来的激烈心理斗争。

  我认为,即便就是国博的那幅宋代临摹品,就作品本身而言,也达不到这幅作品的内涵层次。”

  谷齨/span“是啊!这幅画中所描绘出来的,在动荡局势下,韩熙载看透官场严峻形势,逃避做宰相,以声色为韬晦之略,夜夜笙歌于家中,和宾客纵情嬉戏时的那种隐忧和纠结跃然纸上。五代十国非顾闳中,无人能出其右!”

  五个人的观点是一致的,这让第一个发言的杜民倍感欣慰。

  他似乎非常的推崇这幅画,似乎觉得其他四人还是没有讲清楚这幅画的过人之处。

  于是又补充道:“我的内心之中非常的震撼,可以说,这是我这半生以来,在国博之外的地方所看到的一幅水准最高的画儿。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此画采用了传统的打破时间概念的构图方式,并穿越时间观念把先后进行的活动展现在同一画面上,这与国博的那幅完全是同一种手法同一种理念。

  但这幅画的艺术水准,我相信,只要是内行人,只要仔仔细细去看,用心去品味,体会,都能够看出来,其艺术造诣,确实要高过于国博中那一幅。

  这幅画,整幅画无论是情景节奏,还是画面人物动势的变化,都要比国博那幅安排得更加宾主得当,疏密有致,在场景的衔接上也更加自然连贯。

  比如在第一部分描写琵琶独奏的场景中,人物繁多,动态各异,但创作者将全场每个人的精神都服从于琵琶女的弹奏动作,紧凑的节奏与现场的宁静氛围非常的相吻合,不论在场的人或站或坐,还是倚在屏风旁侧耳倾听,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视线始终都停留在弹奏者的手上,这是国博那幅远远及不上的。”

  观察的确实够细致入微。

  其他四人经他这么一提醒,重新又围拢上来,再次,细细致致地观察起了画中人物的神态和眼神。

  半晌之后,一个个的再次啧啧称奇了起来。

  “果然如此!神技啊!”

  “神乎其神!”

  “以后若是谁再说我们的国画比不上西方油画,我就带他来看这幅画!”

  “哈哈哈,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如此神品,咱们想见第二回,恐怕难喽!”

  “谁说不是呢?都说《蒙娜丽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感受到画中人物在对着自己微笑,但仔细看人物却又感受不到笑意,正因为如此,这幅世界名画成为了画坛之谜。

  而《蒙娜丽莎》的创作者达芬奇,也因此在世界画坛中被公认为当之无愧的No1,没想到我们的老祖先之中也有这么牛掰的人物啊!”

  “我华夏历史源远流长,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牛人比比皆是,且我华夏礼仪一直倡导的都是含蓄,岂是那些一贯喜好自吹自擂的西洋人可比?此画一出,足以令西画黯然失色啊!”

  一幅古画而已,老太太起初还没怎么在意,此时此刻,听着这几位国内一流的书画鉴定专家如此推崇,当即就无法淡定了。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