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吃饭问题_大上海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三个师尽管一直在被围困,但依然在坚持。日军暂时拿这块硬骨头没办法,强攻的话自身损失不起,长期围困又被牵制了三个师团的兵力。可如果从三个师团抽走一部分兵力又担心被海参崴内的俄军发现从而使得俄军强行突围,日本当局一时间对海参崴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暂时围困着,等以后想到办法再解决。

  在华国。由于除了日本占领的辽东半岛、湾岛以及附属岛屿没有收回来之外,其他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都废除了,华国当局高层的心头也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各大报纸媒体都一直在报道这件事情,全国民众的自信心又回来了,再看见洋人也不怕了。

  萧震雷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农业问题上,农业问题一直是华国有文明以来最重大的问题,盖因华国的农业人口比例比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农业人口比例都要多得多,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华国就不可能平静下来,而且这个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

  土地公有在这时是绝对行不通的,如果实行这个政策,那么接下来华国别说参加一战了,自身又会发生内乱,对国家本身的破坏会非常大。想要解决这个土地问题、解决全国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吃饭问题,现阶段只有一方面只有强制性的让地主降低地租,让无田的农民租地主的田养活自己和家人,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产业,将一大部分无田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人口,减少过多的农业人口对国家的压力。除了以上两个方面之外,就是要想办法培育出高产量的良种,同时研究出提高产量的耕作管理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0月下旬,萧震雷开始走出京师在各省进行调研,他先是在京师附近的河北地区进行调研。

  一天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萧震雷来到一处田间视察,此时刚好是收稻谷的时候,看见旁边田间有一老农和家人正在收割稻谷,萧震雷便大声询问:“老人家,你们这是收中稻吧?”

  老农见萧震雷一行人个个都气度不凡,想来必是大人物,因此有些害怕,不过还是如实回答道:“这位长官问对了,这就是收的中稻”。

  北方地区由于天气、气温等原因一般只种一季水稻,那就是中稻,中稻一般五六月份下秧苗,到九月底至十月就可以收割,但是在南方地区由于雨水和阳光充足,再加上气味比较高,因此可以一年种两季,三四月份下早稻秧苗,七月八份抢收,抓紧时间收割之后最迟在八月中旬以前就必须要将第二季秧苗中下,到十一月份或十二月收割。

  一般而言,中稻由于阳光、雨水、气温的关系产量要比早稻或晚稻的产量高,有些地方既可以种只种中稻。又可以种早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