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六章 老妈庙_我当鸟人的那几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险恶,世态炎凉,所以只是夜间赶路,见到灾荒千里,心中竟也有些不忍,心里想着这到底是怎么了,这是什么年头,为什么死了这么多的人?那荒郊之中,总是能看见尸体,没有坟冢,只是死了随处乱扔,那些死去的人面黄肌瘦腹胀如鼓,显然是饿死的,见到人间此时这般模样,小珠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心起自己心上人此时的境地,想想几世之前,他就是一个苦命人,小珠真不想经过了轮回之后,他依旧还在受苦。

  冯天养确实还在受苦,不,或者说是唐爱国,他这一世的身份,是一个小小的农民,他的家乡,就是在那碾子山。

  在那个时候,全国上下兴起人民公社,人民公社说白了,也就是大锅饭,全村老少爷们一起劳动,劳动所得充公,自家不开伙,吃公社食堂大锅饭,但是那个时候,粮食歉收,伙食定量,许多的乡下人根本就吃不饱,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一系列选手,根本就无法算的上劳动力,又贼能吃,怎么办?

  没办法,听老一辈人讲,那个时候的曰子,难熬的就算是逮着个蚂蚱都能吃两顿,就这么夸张,但是是话外题,就此一带而过。

  讲的是由于信息不发达,所以还是有许多偏远的山村没有加入这种制度,比如古书上所说的塞外,也就是黑龙江边缘一代,碾子山,恰巧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当时,当地的村米依旧保持着以前的传统,曰出而作曰落而息,[***]思想虽然已经覆盖了此处,但是因地制宜,这儿本来就穷,只有生产大队的知识分子们吃着公家饭,老百姓自然就管不过来了。

  那一年,确实饥荒,天旱不说,种子又少,粮食歉收,村民们苦不堪言,当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唐爱国(冯天养的转世)那个时候,刚好十七岁,正是壮年的小伙子,他是标准的农民出身,光荣,可是光荣也不能当饭吃啊,这也许真是命运捉弄,唐爱国的这一世也是父母双亡,只有年迈的爷爷和他相依为命,但是爷爷岁数大了,干不动农活,为了吃饭,他只有没黑没白的干活儿,但是当年是在是挺不住了,因为大旱,还未秋收,地里面的粮食就已经没了一多半儿,而这个时候,家里面已经揭不开锅了。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晚上,小珠见到了唐爱国。

  他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仅剩的那一点粮食全都留给了爷爷,而他自己就咬着牙挺了下来,但是想想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本来饿的就比别人快,两天下来,又怎么能够顶的住?这一晚,他饿得实在不行了,便悄悄的起身,来到了野外,想挖一点野菜果腹,但是旱灾的年头,郊外的野菜都被挖的差不多了,哪儿那么容易找的到呢?

  当小珠在那野外找到了唐爱国的时候,它哭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