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2 元年始_如意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之后,于一片震动喧嚣乃至唾骂声中,废帝——荣王的丧仪很快便料理完备了。

  又因有多名官员上书称其在世之时多番行劳民伤财之举,本就一切从简的丧事,因此便再又被削减了大半,比之寻常郡王尚且不如。

  其丧事已毕,议论唾骂声却未曾减弱,反而愈高。

  曾经高高在上,无人敢触其威严的帝王,如今成了人人皆可踩上几脚骂上几句的千古罪人。

  除却京中之外,这一桩桩消息也已飞快地传往了各处。

  而纵然再如何罪大恶极,触天下人之大怒,可到底人已经死了,一切皆如尘落,已然归土。

  当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或明或暗地放在了另一件大事之上——

  这件大事,才是眼下最实际之事,它关乎着真正的天下大局利弊。

  ……

  这一日,连日阴云散去,天色一派清朗。

  太子——现在或该称其为荣郡王,其父已被废黜,帝王不再是帝王,储君便也不再是储君。

  是以,荣郡王随同解首辅、江太傅、明御史等一行近二十名大臣,登了燕王府的大门。

  解首辅为首,手捧先皇遗诏,请燕王殿下奉旨登基,主持朝政大局。

  奉旨二字是谓关键。

  此行前来相请,为得便是一个名正言顺。

  燕王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过程,此乃其应得之物。

  大庆需要一位名正言顺的新帝,用以安稳各方人心。

  他们身为臣子,除却各人名节不谈,亦肩负大庆朝堂颜面荣辱与风骨,自然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迎立新帝的理由。

  而当下,这一切的名正言顺,皆在此相遇了。

  毋庸置疑,这便是最好的时机。

  在最好的时机,行该行之事,是谓理所应当。

  燕王府,前厅内,燕王缓缓起身,看着跪身请命的众大臣,抬手施礼,言辞简短,声音清晰有力——

  “愿不负先皇与诸位所托。”

  此言出,众人再度跪拜。

  齐声高呼:“臣等必当竭力辅佐新帝!”

  君臣齐心,方可开太平永宁之世。

  愿这一次,上天还给大庆的会是一个称职的君主。

  这是众臣之盼,亦是众生百姓心中所祈。

  ……

  新皇登基,乃是头等大事。

  自那日解首辅等人自燕王府离开之后,各处各部很快便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了登基事宜。

  而筹备刚开了个头,燕王便有了交待,道是务必不可铺张,一切从简即可,若是礼法祖制准允,直接送件龙袍到他府上,他换上之后自行进宫开早朝即可。

  大臣们听得哭笑不得。

  玩笑归玩笑,该采纳的却也采纳了。当下国库并不充裕,新帝有此提议,倒也叫户部大为松了口气。

  松气之余,便是感慨。

  且不论日后如何,至少此事一出,叫人看到了大庆的希望。

  纪栋更是险些为此涕泪纵横——有一个会过日子的皇帝,可真的太叫人有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