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七章:建立中小学堂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亦或者说招了一些歪瓜裂枣,那可有张凌阳哭的了。

  到了今年年底,大周皇家学院入学的第一批学子就将毕业。

  皇家学院的第一批学子除却一半要进入工厂担任技术人员之外,剩余的那一半,张凌阳打算将他们分散到各地的中小学堂担任教师。

  明年这个时候,张凌阳计划在全国各府开设中小学堂,因为明年皇家学院毕业的学生有上万名之多。

  如此下去,不出五年时间,全国各县都能建设足够的中小学堂了。

  其实现在大周皇家学院毕业的学生当中,真正能称为顶尖科技人才的,其实一个也没有。

  其实这事仔细一想都明白,这些学子再怎么年轻,毕竟是从小读圣贤书的,单凭三年的时间就培养出顶尖的科技人才,用屁股想都能明白,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是因此,张凌阳根本就没打算留下一个学子搞科研。

  除却皇家学院外,张凌阳还打算在新都洛阳郊外建造一座皇家医学院以及一座皇家农学院。

  只是因为现在各种医学书籍五花八门,要分门别类的归置整档,才能对外正式招生。

  至于农学院,其实跟医学院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医学院。毕竟数千年来,天下间流传的医书很多,可关于农业的书籍,却是寥寥无几。

  现在,已经有几队皇家学院的学者前往大周各地,调研当地的地理、气候以及水文条件,为为以后编造农学书籍做准备。

  来自后世的张凌阳深深的明白无军不强、无商不富、无工不兴、无农不稳的道理,甚至,这几个行业中,农业占据的地位最为重要。

  民以食为天,如果连饭都吃不饱的话,天下不大乱就算烧高香了,谁还有钱搞其他的事情?

  所以张凌阳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十年之后,大周国内再无饥馁出现。

  如果是风调雨顺的话,十年之内实现这一情况其实并不难,毕竟从现在开始,各地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土地。

  可难就难在,说不定万一有那一天,国内出现了大面积的自然灾害,致使粮食减产,那可怎么办呢?

  不要着急,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张凌阳打算在各地建立储备粮库。这些粮库,全都是由水泥建造,为的就是防止不时之需。

  再加上,从今年开始,张凌阳已经打算开始从东南亚那几个藩属国打量进口稻米等口粮。

  国内粮食一旦充足,百姓自然不会饿肚子。

  为了尽快实在这一目标,张凌阳有时候甚至想着,干脆派一批农民前往东南亚种地得了。

  毕竟,论起种地,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能与国人相提并论的。

  再说,现在的东南亚那几个小国,其实完全是靠天吃饭,抓一把种子往地里一洒,就算完事,期间不除草,不耕地,就等着粮食丰收。

  不过好在那里的土地足够肥沃,雨水又很充沛,所以粮食产量比大周精耕细作的农田还要多很多。

  有时候张凌阳想来,这么肥沃的土地放在那帮懒人的手里,真是暴殄天物,所以心里才生出了想法……

  大周昏君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