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二章 大战目标——灭宋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的位置,学会尊重真正的强者,檄文中就没有喊打喊杀。

  今年再次讨宋,旨在灭其社稷,檄文内容和口吻便有了明显的区别。

  徐泽在檄文开篇回顾了从黄帝划野分疆到大禹治水安民,从西周分封天下到大秦并吞八荒,从强汉征讨匈奴到盛唐再开西域的历史,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

  但凡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华夏正统王朝,无不是对内建立强权护佑万民,对外开疆拓土宾服四夷。

  正如诗经所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生来便流淌着进取之血的华夏王朝就应该开拓普天之土,教化率土之臣。

  从这方面讲,自称承接大唐正统的赵宋王朝根本不称职。

  这个腐朽的王朝只会对内残酷压榨百姓,税率之重远超历代。

  且放任土地兼并,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由此百余年间民乱不绝。

  对外则卑辞厚币,向他国称弟方才换和平,更荒唐的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全无历朝先人进取之精神。

  赵宋开国后未扩尺寸之土,反丢掉了兴庆府(夏国)、交州(交趾)等传统汉地。

  其国不修武备,却妄图以水阻兵,强行更改黄河流向而造成数次人为大洪水,遗祸千秋万代,使原本人烟稠密的华北粮仓成了洪涝不断民不聊生的黄泛区。

  赵宋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结束了五代乱世,但其立国一百六十余载的无数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个缺乏进取精神的王朝担不起华夏正统的历史使命。

  而大同立国之后,对内抑制兼并、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普及教育、治理黄河等等,所有施政的初衷无不是为了保障民生。

  结果也显而易见,立国仅四年时间大同,治下户籍数量便翻了三倍有余(新生儿当然没这么多,主要是开疆拓土和清查隐户的功劳)。

  且北灭契丹收复燕云雪近两百年之耻,西服夏国迫其称藩再不敢寇边,东征高丽、日本开祖宗未拓之土,更力压强势崛起的金国,使其始终不敢有南向之意。

  由同宋国政和国势的强烈对比,便可以看出两国的未来已经写就:

  担当不起华夏正统的赵宋王朝必须退出历史舞台,而大同帝国必将兴起。

  徐泽在檄文中明确指出大同此次讨宋之战旨在灭宋。

  其人强调此战并非争夺一家一姓之天下的改朝换代,而是为了埋葬软弱堕落自欺欺人的赵宋王朝,重续开放自信开拓进取之华夏精神的正统而战。

  也是为了革除历史积弊,为华夏复兴再开海内升平万邦来朝之盛世而战。

  在檄文的最后,徐泽着重强调春种秋收非一日之功,灭赵宋兴华夏的历史使命也绝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就能完成。

  其人明确界定这场战争就是同宋两国之间的兴灭战争,所有有志于天下兴亡的个人和势力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