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兵下临安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的宋军若是在水稻生长期突然入侵大辽,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两国签订澶渊之盟时,辽国便在盟约中明确限制了大宋边境的驻军和城寨数量,以避免大宋利用国力优势进行军备竞赛而拖垮大辽。

  除此之外,辽国还经常派人越境,甚至故意挑起双边摩擦。

  为的就是以攻为守,持续打击宋军的士气,防止大宋看出大辽的虚实。

  因而,得知有宋军小将竟敢驱逐一直在宋境取水的辽人,辽将顿时大怒,当即带数十骑兵犯境。

  眼见就要因为辽人取水的“小事”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巡边宋军将士吓得直哆嗦,何灌却毫无畏惧。

  其人朝着辽人身侧的山崖射箭,每射必中,其箭矢力道十足,不少箭头竟然射到山石里面去了。

  凭着这手神乎其神的射术,震慑住了辽军兵士。

  他们是来耍威风打压宋军士气的,可不是来送死的,宋将的胆量这么大,射术这么好,真要打起来,谁赢谁输还真不知道。

  辽骑逡巡不前好一会,只能悻悻离开。

  自此之后,辽人再没敢来宋境取水,何灌敢战之名也渐渐传遍河东。

  其人后来积功至岷州知州,提举熙河兰湟路弓箭手(原熙州,后改为熙河湟廓路)。

  宣和初,刘法轻敌冒进,在珠固峡遭夏军重围兵败身死,致熙河湟廓路形势大坏。

  指挥此战的夏国晋王李察哥乘胜出击,兵围大宋的重要战略支点震武军,熙帅刘仲武急忙遣何灌率军救援。

  但何灌尚未赶到,震武城便被夏军攻破。

  李察哥将城中获得的军储带回国内,并派出一部兵马阻击来援宋军。

  两军于半道遭遇,宋军少而夏军多。

  危急时刻,何灌命本部兵马大张旗鼓,主动迎了上去。

  夏军不知虚实,又因此战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不想再冒无端的风险,乃趁着夜幕掩护遁逃。

  直到夏军走远,何灌才带着麾下兵马撤回。

  但此战中西军宿将刘法战死,震武城又被夏军攻破,是宋夏两国近年来少有的大败,总要有人承担责任。

  刘仲武战后便向朝廷上奏,认为何灌故意停顿不前才致震武被破,道君乃罢何灌为淮南西路寿州钤辖。

  之后,徐泽公开造反,于大名府一战吓溃数十万宋军,并继续南下,威胁开封府,差点直接覆灭了大宋江山。

  国乱思良将,赵佶这才想起有胆略又有手段的武臣何灌,乃迁其人为徐州防御使,京东西路都钤辖。

  再后来,又调他卫戍东辅拱州。

  何灌虽然因震武军陷落而被调离了最容易获取军功的西军,却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道君的认可,并且步步高深。

  赵佶之前将守卫南阳府门户的重任交给何灌,也是放眼朝中,只有其人有这个资历、能力和忠心。

  赵桓即位时,同军已经打进了大宋,自不敢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