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七章 吃干抹净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嘴,半晌没有接上话。

  将作监参事张敦固作为副使,赶紧站出来为正使解围。

  “徐社首,节度使心怀忠义,多年来一直立志恢复汉家河山,早就期盼着王师北上,纳土归朝之心日月可表啊!”

  “忠义?”

  徐泽起身,看向没有说话的张钧,冷笑道:

  “我记得大辽朝廷对张觉的任命一直是辽兴军节度副使,何时又命其人‘权管’辽兴军了?还有,辽兴军又何时设置了诸军都统一职?”

  这一会功夫,张钧已经恢复了冷静。

  “好教社首知道,原辽兴军节度使萧谛里横征暴敛,激起民愤,死在了动乱之中,还是家兄平定的动乱,此后,朝廷就再没有派节度使赴任辽兴军。”

  二人所说之事,还要从头说起。

  辽兴军不是赵宋州军意义上的“军”,而是总揽平州军政大事的行政单位。

  “燕云十六州”只是宋人的提法,辽国官民通常将这片广阔土地表述为“燕、云、平三地”。

  能与燕京并称的“平”即是平州,此平州也不是下辖卢龙和安喜二县的小平州。

  而是包含小平州在内,再加滦州和营州两地的大平州。

  平州的历史很久远,甚至可以追朔到商代以前。

  秦汉时,平州之地分属辽西和右北平二郡。

  隋朝开皇中,正式更此地名为平州,大业初夏又升为郡。

  唐武德初年,复又改州,天宝元年仍为北平郡,后唐再复为平州。

  契丹人征服此地后,为加强管理,乃设置辽兴军节度使司,统管平、滦、营三州。

  平州东临渤海,北接辽西走廊,西有燕山余脉,中隔滦河。

  不算久废又建的石城县,其地与西面的蓟州相距数百里。

  很明显,这种地方天然就适合割据。

  一旦形成割据,大军前去征讨的粮草征集、民夫调用都是大难题。

  早在商代这里就是孤竹国,春秋为山戎国,汉末公孙度又据其地自立。

  辽国对这块易割裂之地的治理一直很重视,迁徙居民三千,于废弃多年的石城县南五十里营建新石城,重连接蓟、州两地,以加强对平州的控制。

  在平州的任官多上,大辽也多用办事可靠的大臣。

  比如,上一任到任的辽兴军节度使就是耶律大石。

  去年底,同舟社海军袭扰析津府,天祚帝亲自赶到燕京坐镇。

  随即,耶律延禧召耶律大石进京面圣,以备军机咨询,并命萧谛里接任其职。

  其后,金军南下,同舟社有北侵之意,老天也显日食异象,燕京局势大坏。

  招致天怒人怨的耶律延禧在燕京待不住,仓惶逃跑,阴谋家耶律淳得以篡位。

  北辽政权成立伊始,就面临着社稷覆亡的危急形势。

  为救亡图存,伪天锡帝只得征调调包含辽兴军在内的各地兵马入京勤王。

  朝廷此举自然使得本就混乱不堪的地方上变得更加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