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二章 有盟友还想什么后路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批量培养真正的管理型人才的,如果有一天它能完成这个使命,那也就代表着它作为“书院”的使命终结了。

  所以,徐泽的高阶人才储备库不在书院,而是侍从和秘书室,能够近身接触社首的每个人本身就是足够优秀又积极向上的。

  而徐泽也愿意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精力点拨、教育和引导。

  “此事你如何看?”

  “属下以为朔方之战颇多蹊跷,刘经略之死疑点不少。”

  “好!”

  徐泽点头,对林完的机灵颇为欣赏。

  “英雄未死于阵战,却死于小人之手,此乃西军之殇,赵宋之殇。便以赵宋臣子的身份,写一篇《吊国殇文》,以祭奠刘经略在天之灵吧。”

  “属下明白!”

  林完退下,徐泽又安排王四来见自己。

  “社首。”

  “明教那边有什么新动静?”

  “还没有,这半年明教至少又换了两个护法,应该是为了去年盲动作出的调整,现在他们藏得更深,消息更难打探了。”

  “老狐狸!”

  去年同舟社与赵宋京东大战期间,全国一片躁动,自然少不了深受花石纲之害的江南地区。

  明教也密集密串联,准备起事,导致其最终偃旗息鼓的原因,徐泽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客观条件不成熟。

  明教的根基主要是受花石纲祸害的江南百姓,但李子义红五营部推进到徐州,阻断东南漕运后,江南花石纲实际就停了。

  其后,即便恢复了漕运,朝廷也优先运送粮食,反带着江南的粮价涨了一波。

  江南是粮食外销区,粮价上涨就意味着增收,就意味着生活还有希望。

  百姓就是这么实在,绝望之中看到一点希望就不愿铤而走险。

  其二,主观准备不足。

  方腊以明教起家,摊子铺得很大,看起来非常红火,但明教一直都没有掌握自己的武装,盲目起事,成功的几率太小。

  而摊子铺得太大,起事要做的准备就格外多,拖延的时间也格外长。

  其三,目标发生了变化。

  徐泽认为方腊是被形势推着走,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很明确的奋斗目标,不然的话,也忍耐不了这么多年;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也能得出这个结论,其人经营教派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推进其教派政权化。

  既无组织调整,也无人才培养,更无军队组建,完全是等着朝廷不断犯错误,以给其创造条件。

  京东李子义和淮西樊瑞截然不同的结局,应该是给其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他的心态有了某种变化。

  而部分流落江南的败兵加入明教,也必然会对该组织产生相应的影响,让方腊越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徐泽一直在向江南输送“赵宋就要完了”的信息,就是希望方腊能早点起事,以分担赵宋朝廷对同舟社的关注。

  结果,事实证明,指望这躲在暗处惯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