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显听出天子启心情好了些,周仁说起话,也就愈发顺畅起来。

  “丞相认为,吴王刘濞率领的叛军必定会急于求成,于举兵之后直扑梁都睢阳,以图‘一战定乾坤’。”

  听到这里,天子启的面庞之上,才总算是绽放出了直达眼底的由衷笑意。

  但周仁的汇报,却仍旧没有结束。

  “如此说来,吴楚举兵,可供刘濞拉拢的,便会只剩齐系数王、淮南系一二王。”

  “平灭吴楚之后,朝堂真正开始削藩时,首当其冲者,便是梁国!”

  汉匈双方都清楚地知道:长安侯/东胡王卢氏,不单是自己的情报渠道,同时也会给对方传递,或者说是‘售卖’情报。

  至于真的南下?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这句话,但周仁此番,却是切实体会到了这个道理。

  “——若是生在先帝年间,何尝不是朕又一肱骨心腹?”

  天子启得意一语,也引得周仁一阵点头,且丝毫不觉得自己如此明确的表达个人看法,有悖于往日的生存准则。

  直到周仁话音落下,天子启又是一阵漫长的摇头叹息之后,才满是遗憾的摇摇头。

  “抵达邯郸之后,奉诏检阅赵国军队——若赵王从,则收拢赵国兵马,斩断赵王作乱的手。”

  但让申屠嘉推演一场战役,就好比让后世的一位老战士,讲述一下鸭绿江该怎么过。

  “在此期间,匈奴人纵是会一如往常那般,以小股游骑散勇侵扰边墙,也绝不会有千数以上的骑兵集群南下。”

  “——长安侯说:吴楚若反,则匈奴人必犯汉边!”

  “至于赵王,匈奴人大概率会假装答应下来,而后静观其变。”

  所以在汉匈双方之间,基于卢氏为双向情报桥梁的战术迷惑、战略忽悠,也从不曾停止过。

  今天也没有啦。

  长安侯说,只要吴楚起兵,匈奴人就必定会南下——这明显是匈奴人,借长安侯卢氏的口,送到汉家的消息。

  “对于齐系、淮南系,还有吴楚,丞相有何谋算?”

  “——或可拜一外戚大将军,以巡视之名,率兵‘经过’邯郸。”

  只稍一思虑,周仁便也半带迟疑,半带忐忑道:“对梁王,丞相,似乎也有些看法。”

  “若不从,则直接兵围邯郸,围而不攻。”

  “剩下的事,就都可以交给梁王去解决了。”

  “可眼下这等关头,这位长安侯嘴里的话,那就要反着听了……”

  “——哦?”

  哪怕申屠嘉说的狗屁不通,压根儿没有可行性,单就是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敢一二三四说出个道道来——这就已然是一份了不得的担当。

  说起申屠嘉对这些事的建议,或者说是安排,周仁面上严峻之色也已是去了大半。

  “丞相说:赵王不稳,即便匈奴人不履行和赵王之间的约定,仅凭赵王,也足以使得边墙糜烂。”

  “此外戚大将军,除了如此节制赵国兵马之外,也同样可以召集齐系诸王,于齐-赵之交接受检阅。”

  说着,天子启只戏谑的侧过头,再次望向周仁:“若是平日里,长安侯送回来的消息,倒是可以听七分、信三分。”

  而在周仁道出这最后一句话之后,天子启却是当即一愣,久久都没能从感怀唏嘘中回过神。

  且不说申屠嘉这一系列安排,足以将吴王刘濞反叛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尽可能的削弱吴王刘濞所能依仗的力量;

  谁家山贼会在山下立块告示牌,告诉每一个来人:山上有山贼,请注意安全?

  “还有呢?”

  3月4日第二更。

  “从,则可夺其兵权,逆,则可知其反心。”

  中午会有上架感言,3月5日中午正式上架。

  呼

  终于可以量大管饱,肆意更新了!

  兄弟们,首订可就看你们的了!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