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请陛下三思!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

  “哥哥也不想的。”

  “这辈子,就老老实实做个‘汉武大弟’吧……”

  “十弟……”

  除了卫尉、太仆、典客这三个职务之外,其余六个位置,都被天子启火速安插自己的太子班底!

  甚至都不用那个弟弟出手,老爹刘启恐怕就会出手,替那个刘荣的替代品将隐患铲除。

  三公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早在先帝之时,朝堂于《削藩策》便已有定论!”

  如今汉家太尉不常设,只有在战时才会临时任命,所以三公,实际上是二公:丞相,以及有‘亚相’之誉的御史大夫。

  实际上,刘荣这么想,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在其中。

  如此大范围的人事调动,尤其还是九卿级别的调动,对朝堂而言,本身就不亚于地震。

  话都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众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在这其中,有一个人很关键。

  别说那六个被罢免者,及其党羽部旧有没有怨气;

  或许这么说有些奇怪;

  ——堂堂皇长子,居然还需要考虑生存?

  这就意味着刘荣一旦没能从天子启这里继承皇位,刘荣那个继承皇位的弟弟,就必定会将刘荣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尤其是在当今天子启没有嫡子,并且基本不可能会有嫡子的前提下,刘荣几乎是唯一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储。

  “——朕认为,吴王就不错。”

  ——开国元勋,先帝留给当今天子启的丞相:故安侯申屠嘉。

  只是这边,申屠嘉才刚让朝堂的秩序恢复正常,内史晁错一纸《削藩策》,便再度出现在了朝仪之上。

  在先帝驾崩之后,长安朝堂,其实也陷入了一段漫长的忙碌之中。

  意识到如今,已不再是先帝端坐于宣室正殿,申屠嘉心中警铃大震!

  “陛下!”

  如今汉家所采用的,便是自秦继承而来,又稍作变动的三公九卿制。

  大动荡虽没有,小动荡却免不了。

  言罢,天子启便将目光撒向殿内群臣。

  也就是天子启即位前羽翼丰满,又太子监国多年,虽无天子之名,却早已有天子之实。

  首先,作为皇长子,刘荣天然就是半个皇位继承人;

  ——故太子舍人:张欧为廷尉;

  在这位老丞相的铁腕执政下,长安朝堂的忙乱很快便平息下去,又极为迅速的步入正轨,有条不紊的运作了起来。

  “如今先帝大行,陛下才刚即位,朝堂也才刚安稳下来。”

  ——后世人常说,汉承秦制。

  “诸公以为如何?”

  ——故太子舍人:周仁为郎中令;

  ——故太子舍人:郭信为奉常;

  单就是这六个被火速提拔的新任九卿,上任之后适应自己的工作期间,长安朝堂都很难不生出乱子。

  刘荣,是最名正言顺的皇储;

  终,还是面色涨红的正过身,朝着御榻上的天子启沉沉一拜。

  ·

  ·

  ·

  ·

  梁王入朝,长安朝堂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再加上这六个被提上九卿之列的人,也大都有真材实料,这才没让朝堂出大乱子,而只是陷入一阵短暂的忙乱之中。

  言罢,申屠嘉便回过身,恶狠狠看向身后的晁错,恨不能当场把晁错砍翻在地!

  正要口吐芬芳,却听闻身后的御榻之上,传来天子启低沉的话语声,申屠嘉终还是缓缓闭上眼,痛心疾首的摇起头来……

  先帝!

  “丞相臣申屠嘉,昧死百拜!”

  “恳请陛下,三思!!!”

  睡过头了……

  正在奋笔疾书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