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2章 郑可一家子_年代:开局当上采购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跟别人重复不重复,罗成的儿子大名就叫罗为民了。这是思想成熟的一种表现,而且你别小看为民这个名字。一般不是家里有当领导的人,是不会给小孩取这个名字的。

  用为民这个名字,就这样说吧。以后上学,碰到一些懂涵义的人,可能就会询问,这孩子父母是干什么的。而用卫字取名的,那也得小心了,大概率家里有长辈是在部队的,最少在部队待过。

  而这年头很讲究战友之情,转业到地方,也一般都能有些关系的。

  罗成是想给自己儿子取个好听或者有某些意义的名字,但受戴天德指导,也只能随波逐流了,很着社会的大趋势,给他儿子取名罗为民。

  如果按照他在未来时代看的一些小说或者短剧什么的,最少得叫罗霸天什么的,这名字就算不是天命之子,也算的上牛逼哄哄了。

  而郑可的妹妹,叫郑昕,可能是她家最不争气的一个,不是读书的料子。但也算读了一个初中,在这年代,女子能有初中毕业的文化,已经很不错了。

  另外就是郑可家亲戚比较多,城里的和乡下的都有。乡下的主要是她爷爷那辈的人,但对郑可的父亲来说,乡下那些亲戚,也算是满亲的。只是到了郑可这代,又稍微远了一点。

  而郑可的爷爷奶奶,也都健在,不过没跟她一家住。是跟郑可的大伯住一起,他大伯是一个配件厂的三级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并不比郑可的父亲少什么。不过工作上面,是比她父亲辛苦很多。

  郑可读大学的时候,是有国家补助的,其实在她哥郑建国参加工作后,她家里的条件就开始宽松起来。以前不是每个月她父亲多少要拿点去照应爷爷奶奶,其实一个月五十块,真的一个人挣工资,够一家人花,只不过得省着花。

  而这一年,郑可只知道,她去江城参加工作之前,她父亲老是被爷爷喊到大伯那边去。也有些乡下的亲戚直接找到她家借钱或者借点口粮的。

  借的不多,又是亲戚,人家低声下气的,农村人不是家里真揭不开锅了一般是不会去求人的。但关键是亲戚多呀,郑可父亲的工资虽然有五十多,可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不属于体力劳动,定量方面一直是没工人高的。

  郑可家以前都是每个月都要去鸽子市买口粮的,不够吃。特别是她哥没参加工作的时候,真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跟农村人虽然比不了,半斤重的粗粮饼子,农村人放开肚皮吃能吃十几个。但几年前,她们也算各个能吃,棒子面糊都能喝好几碗。

  说实在的,郑可家,哪怕是她亲戚当中,最有出息的就是郑可了。大学生,还因为读书发表了文章的原因,选调到了外省的杂志社去工作了。

  哪怕是实习期,大学生一般都按照地方区域,工资在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