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章 那荒诞到足以颠覆所有人三观的阴谋论_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条道路。

  至少是近几十年是不会改变这个策略。

  凌汉作为河南人太明白中原大地当年被破坏得有多么的严重,可以说户口那是十不存一,白骨露野,凄惨无比。

  所以江南作为赋税重地这是没办法改变的事。

  但这也能成为太子殿下被阴谋害死的原因?

  这会不会太牵强了一点。

  陈寒继续说道:“说这些就是为了后面的铺垫,村长您听俺慢慢说来。

  这个阴谋就是从太子病逝往前推到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病逝开始。

  那一年朱元璋的嫡长孙还是朱雄英,可是常氏过世后,朱元璋考虑到功勋武将越发的嚣张跋扈,于是为了让太子妃外戚势力不成为尾大不掉的存在,他扶持吕氏登上太子妃的位置。

  洪武十五年,嫡长孙朱雄英过世,朱允炆就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皇长孙。

  洪武二十一年,朱标的绝对拥趸蓝玉在捕鱼儿海一仗灭元廷,封凉国公,武勋贵族势力在朱标登基之后有抬头的迹象,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过世,嫡次子秦王坏事做了不少,名声臭了。

  嫡三子晋王有能耐,身边围了冯盛、傅友德这样的超级名将;

  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当年就发生了蓝玉案,武勋贵族集团几乎一扫而光;

  洪武二十六年,冯盛和傅友德分别被蓝玉案牵连而死,开国六公唯独剩下早早就交出权力的信国公汤和。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过世,朱允炆登基为帝是为建文帝。

  建文元年,朱允炆重用文官,尤其是江南籍的文官为多,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陈迪、练子宁皆江南人士,并下令免除江南九成的过重赋税。”

  当陈寒说完了这些之后,凌汉往后面一看,就看到此时的朱元璋和朱标脸色都有点不好看。

  他们当然是不会相信这么荒唐的事情,但是他们都不是傻瓜从这里面能够听得出一点东西。

  陈寒在叙述这些事情的时候着重说了几点内容。

  太子妃常氏过世,吕氏上位。吕氏的父亲乃是没有背景的官员,皇帝有意打击武将的势力;

  嫡长孙朱雄英过世。

  接着是朱标过世之后,蓝玉案发生。

  武将没了,文官们的地位得到了巩固,特别是朱允炆着重对文官有所眷顾。

  朱允炆当了皇帝之后马上就对江南的赋税进行了减免江南的赋税,而文官,特别是在朱允炆登基之后,得到重用的文官们则大部分来自江南。

  这么一想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背后都觉得一身的冷汗。

  他不相信有人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

  他相信自己的锦衣卫那是足够震慑所有人的。

  他更相信那些文官没有胆子做这些事。

  但是,为什么他在听完了陈寒的分析之后。

  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的儿子的死,好像真的有点蹊跷。

  凌汉在听完了这些事实的时候,在一瞬间感觉头皮发麻。

  陈寒刚才也说了这都是后世的猜测,而且这只不过就是阴谋论而已。

  何为阴谋论?

  就是故意将实情夸大处理。

  可是为什么自己在听完了陈寒说的这些之后,总觉得这里面的巧合是不是太多了。

  陈寒的声音忽然变得别有深意:“常氏过世,吕氏上位;嫡长孙死,朱允炆位置得到巩固;朱标死,蓝玉、傅友德、冯盛死,武勋被一扫而空;

  朱允炆从小被读书人围绕,登基之后马上重用文官,打压武将,从此文官们终于摆脱了朱元璋这个暴君,铲除了武勋集团,洗脑了朱允炆,掌控了舆论,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削藩。”

  陈寒的表情变得更加暧昧,“村长,伱品,你细品!!”

  ……

  求追读!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