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7章 目的地_大唐技师(逍遥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如说,这天下本就是李世民的,如果没有自己,历史的车轮还会按照原本的诡计去滚动,而自己一个时代之外的人,为什么要去‘抢’人家的东西?改变了历史,又会出现什么连锁反应?这都是不可预见的,他也不好奇,那是一个什么样子。

  有幸来到这个时代,他只想给这个时代的百姓,多做一点什么。而李世民是真正主宰这个时代的人,他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尽力的辅佐他。

  李牧思索了一下,提笔写了一个奏折。

  “……今薛延陀之患,臣有浅见一二。薛延陀声势虽大,却人心不齐。人心不齐,乌合之众也。当采取分化之计,一面撩拨其民怨,一面册封九姓铁勒,令其分庭抗礼……”

  洋洋洒洒数千言,写完之后,命人飞马送去长安。这是一道正式的旨意,而不是私下的飞鸽传书。李牧选择这样做,也是为了让朝廷的百官看到他的言论,因为他也不确定,自己的办法能不能奏效,还是经过廷议讨论之后,查缺补漏方能稳妥。如果自己的建议被否了,那也没关系,至少提供了一个思路。反正无论用什么方法,薛延陀都不具备撼动大唐的能力,只是时间长短,是否体面,结果都是一样的。

  看完薛延陀,李牧的目光继续顺时针往下,在后世的东北,此时还算是个‘不毛之地’,说是不毛之地,但也不是没有人烟。契丹、室韦,靺鞨,不少的小部落,民族生活在这个地方。因为气候的关系,这些部落都没有办法壮大,而且还要受到周边国家,诸如高句丽,薛延陀等的奴役压迫,生活状况非常不乐观。

  他们当然对大唐构不成威胁,而且因为实力的孱弱,他们连给大唐朝贡的资格都没有。但是李牧却很重视这些民族,除了有李重义的关系之外,他知道这些民族,在唐之后的辉煌。

  契丹、靺鞨,这些民族,是后世辽、金的祖先。他们只是因为生存的地方,限制了部族的发展,其实就个体战斗力来说,是完全不弱于任何游牧民族的。

  李牧凝视这片区域良久,最后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什么。

  他用的是英文,这个时代还没诞生英文,保准任何人都不认识,根本不用担心任何人能看得懂。

  再往东,就是高句丽和百济了。作为李世民的眼中钉肉中刺,针对它的战略,怕是早就制定了很多个,李牧觉得自己犯不着再浪费脑细胞了。

  周边的国家,基本上也就是这样了。李牧把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大海,倭国传回来消息,山背大兄王在一休和李重义的帮助下,已经拿下了日本四岛中的两个,与苏我氏平分秋色,基本上算是对峙的局面,谁也奈何不了谁。当然,如果李牧想要拿下倭国,也非常容易,侯君集的两万大军在此,只要用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