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2章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克的(上)_大明英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黄,那个姓魏的阉官,怎么还赖着,什么时候回北京去?」

  洛阳,福王府中,三十八岁的朱常洵,懒洋洋地对自己的属官发问。

  福王府长史黄秉石,即使已经接替前任长史,担任了三年的福王府最高级别行政文官,仍无法接受床榻上那位二百来斤的亲王对自己的称呼。

  「殿下,请呼臣的官职。」

  「啊?噢,黄长史。」福王朱常洵倒也没着恼儿,说改口就改口。

  郑贵妃在京中彻底失势后,曾让一个叫卢九德的太监,去凤阳守皇陵前,辗转到洛阳,见了一面朱常洵,叮嘱他,今时不同往日,务必对朝廷派给王府的文臣礼待有加,在洛阳做个太太平平、财大气粗的逍遥王爷,就好。

  卢九德是朱常洵儿时的大伴,卢伴伴的话,朱常洵肯听,只是,以他那糊满猪油的脑子,总是记不住。

  眼前这个进士出身、老学究一样的黄秉石,每回听到朱常洵像称呼手下爪牙头子或者内府管家似地喊他,就会把苦瓜脸挂下来。

  朱常洵不觉得这是个多大的事儿,他的人生认知始终是,得罪人有啥有大不了的,皇帝父亲和贵妃母亲,把全天下都得罪了,自己不还是在这中州古都,富可敌国地做着藩王么?

  黄秉石得到了一个王府长史应有的尊严,又管理一下自己的表情,肃然道:「殿下,魏公公,是有公务在身,不是驻留此地扰民。」

  「知道,不就是替我侄儿选太子妃么,」朱常洵不以为然道,「所以才蹊跷么不是,河南地界的秀女,不应该送到开封去让他挑么,他蹲在洛阳算咋回事儿?朝廷一选秀女,十三至十六岁女子的婚丧嫁娶即刻中止,连乐舞歌姬都不许招了,凭啥我侄儿大婚,我要做一年的和尚啊?」

  黄秉石闻言,心里的火器噌地又窜上来了。

  这哪像堂堂亲王该出口的话。

  准定又是府里那些只想着媚上牟利的乌合之众的「功劳」。

  「请殿下慎言。」黄秉石窝火了片刻,也只能冒出这么几个字。

  朱常洵仍是混不吝地嗤笑一声,仰靠回锦榻上。

  他实在太胖了,坐一会儿就觉得累,平时就连看戏也是躺着的,今日与黄长史说话,能正儿八经地坐一会儿,已是给足大明文官脸子了。

  躺平的朱常洵,对黄秉石道:「黄长史,你去问问魏忠贤,再过一个月,他可以带着那些选好的姑娘,离开洛阳了吧?」

  黄秉石出了王府,回身看看这一座座糜费朝廷四十万两白银的殿阁楼台,耳边又响起福王那句「凭啥我这个叔叔要做一年和尚」的话。

  黄秉石苦笑。

  是啊,连一国最根本的盐政,都可以随心所欲搅乱的福王殿下,国朝的选秀女制度在他眼里,又算得了什么祖宗家法。

  淮盐盐引一千三百份,每引能换淮盐三百斤,这每年四十万斤的盐,是先帝在的时候,逼着朝廷白送给福王的。

  可是洛阳远近,一直来吃的,都是河东盐,而且河东盐换的银子,大部分是供北地军饷的。

  福王的爪牙们为了倾销淮盐,禁止商户们出售河东盐,见到了便打,洛阳知府在万历爷时上奏多次也没用,气得差点挂靴。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