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一章 宋夏交子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着,他就站起身来。

  “其一:两国就此罢兵,各依元丰八年边境,各守其土,但夏人需送遣从元丰三年开始,为其掳之大宋沿边军民!”

  这一条其实只是政治正确的提法。

  因为,每次宋夏议和,都有类似的条款——各遣逃亡、被俘军民,各守边界。

  但两国从来都只是象征性的遵守一下。

  然后就当没有这一条了。

  去年宋夏议和,墨迹未干,宋夏两国边境的守军就已经撕毁了条款。

  熙河那边更是明目张胆的开始抢人。

  “其二,本着互相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大宋如允西夏青盐进入陕西等路,则西夏当允大宋食盐,行销西夏诸州!”

  来,开门,自由贸易!

  让你们见识一下,大宋海盐的威力!

  你们西夏是产盐,青盐更是质量上乘,价格也很合理的盐。

  但现在的大宋,可是在大规模晒盐。

  大量海盐跟海鱼干,直接冲进淮南路、京畿、河南府、京西等路。

  把淮盐和池盐都已经冲的生活不能自理了。

  毕竟,别人卖盐,只是单纯的卖盐。

  可登州和明州的商贾卖盐,还赠送海鱼干。

  两者谁的竞争力更强毋庸置疑,无须多言。

  “至于边境榷市增开?朕原则可以同意!”

  “可允在定西城、兰州及会川,增开三榷市。”

  增加、减少或者禁绝边境贸易,一直以来是大宋用来制衡对手甚至挑起战争的手段。

  效果很好!

  无论是西夏还是吐蕃,都会忌惮于大宋打出贸易断绝牌。

  因为,这两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依赖于边境贸易。

  特别是丝绸茶叶贸易带来的暴利!

  这一次,西夏人之所以来求和,也是因为赵煦让吕惠卿退出了宁星和市,释放出的善意,让西夏人接受到了。

  至于为什么要将新增加的榷市放在熙河?

  自然是赵煦相信,向宗回、高公纪的赚钱手段。

  这两位国亲,如今已经具备了一丝现代历史课本书上所描述的垄断资本的特征。

  贪婪、胆大、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

  而在这两个家伙的鼓励、纵容和带动示范下。

  根据赵煦派去熙河的走马承受公事以及通过石得一秘密派遣去熙河观察的探事司的探子们的报告。

  现在的熙河——闻战而喜,奋勇争先,无论汉蕃,皆如虎狼!

  于是,经略司一点兵——举州男丁响应,以随军而傲。

  在当地现在,妇女挑选丈夫的标准,也已经改变了——有棉庄者为良配,纵蕃胡亦有汉女愿嫁,更甚有秦州官宦士人之女,嫁熙州包氏胡人。

  反之……哪怕你是个有官身的汉官,十之八九也很难在当地找到合意的对象。

  因为别人会觉得你都是当官的了,却连个棉庄都没有。

  这只能说明你很失败!

  于是,向宗回、高公纪移风易俗成功!

  只是他们改造的方向,离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