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心为上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煦送走钱乙后,继续休息,补足自己的睡眠。

  等他醒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向太后正怜爱的看着他。

  “六哥醒了?”向太后摸了摸他的小脸。

  这孩子近来确实是很辛苦。

  又要顾及军事,有时候深夜都会被人叫起来,听取前线汇报。

  也是怪自己!

  不懂军事,犹豫难断。

  姑后虽然懂一点,却对前线文武大臣不熟。

  加之性子多少急切了些,常常闻胜则喜,听败则惧。

  只有这个孩子,可能是先帝带在身边,经历过元丰七年的五次兰州会战以及定西城大战的锤炼。

  于是能胜败不惊,处危不乱。

  又因为超强的记忆力,甚至可以背出沿边大使臣以上武臣的履历。

  对这些人的性格也算了如指掌。

  甚至还因为天天看沙盘,对沿边地理地貌也算熟悉。

  于是,总是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判断。

  也总是能在危乱中敢于下判断。

  譬如,最初,大宋全线遇到袭击的时候,这个孩子就在宫中直接做出判断——贼主攻必在熙河,熙河所重必为定西,他路皆为佯攻。

  而如今,这些指挥都已经应验。

  贼兵主力,果然在熙河,其主攻方向也确实是定西城。

  另外,就是在战争中对各路边臣的指示了。

  堪称是不疾不徐,条理分明。

  一边放权,一边约束。

  于是,终于是打出了今天的成果。

  “母后怎来了?”赵煦微笑着问道:“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嗯!”向太后道:“方才河东吕惠卿以急脚马递上报,言西贼使者嵬名谟铎,奉其王太后之命,以‘赎伪驸马拽厥嵬名’为名入境和议。”

  “六哥当初命吕惠卿,遵守和议,退出宁星和市及窟野河,实有远见!”向太后感叹着。

  她的丈夫也很聪明,也经常能有远见。

  无论是即位之初的罗芜城攻略,还是晚年的永乐城之役。

  都是极富战略眼光,甚至可以说,一旦成功就可以灭亡西夏的部署。

  奈何,总是按不住性子,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于是,就出了乱子。

  罗芜城闹出了兵变,只能草草收场。

  而永乐城,却在前线将帅的争吵中,多次修改计划。

  最后,将永乐城选在一个没有水源的山上。

  于是,永乐城就从可以盘活整盘棋的活子,变成了大宋之劫。

  好在,他终究是教育出了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西使入境,河东方面可已探出点什么底细?”赵煦冷静的问道。

  向太后莞尔一笑,将吕惠卿的实封状拿给赵煦看:“六哥且看,吕惠卿言,此番西贼使者,似乎是西贼太后委任,其未与其国相商议……”

  “吕惠卿因此言或可离间西贼国相及太后……”

  赵煦听着,眼睛亮起来,对于吕惠卿的评价,在心中又高了几分。

  他自然知道,吕惠卿提出的这個办法,何止可行,简直是绝妙!

  因为在他的上上辈子绍圣时代,如今的西夏国相梁乙逋与其妹妹小梁太后,最终是兵戎相见。

  结果则是梁乙逋落败,被逼自杀。

  数年后小梁太后又被辽使在西夏皇宫,当着其儿子乾顺儿媳耶律南仙以及满朝文武的面,用一杯毒酒毒死。

  至此,嵬名家的保留节目上演完毕。

  依旧是兄友妹恭,母慈子孝。

  可能也是因此,乾顺亲政后,才大力推动汉化,建立健全文法制度,加强君主专制,削弱外戚权臣。

  只是,赵煦还不太确定两宫对吕惠卿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于是,问道:“母后,太母是个什么想法?”

  向太后道:“太皇太后觉得,河东所报,或许只是吕惠卿猜测,做不得准……”

  “那母后呢?”

  “吾?”向太后抓住赵煦的手:“吾不太懂这些军国大策,但吾相信六哥,六哥胸中定有韬略!”

  这是已经经过事实证明的事情。

  上半年的章惇南征,以及如今的这场战争,都以雄辩的事实,向所有朝臣证明了——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确实已经能在军国大策上做决断,而且是被事实证明的正确决断!

  治国就是这样的。

  只要做对了事情,成功之后,自有大臣加入,为你摇旗呐喊,歌功颂德。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