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二章 “贤”内助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周道:「臣的意思,在此事上,可以先顺着朝臣的意思,等出海的船队回来之后,或者是海盗开始猖獗时,朝中大臣自然会提议此事重开,至于盐场的产出,臣认为可以先存起来,等重开的时候再用。」

  谁说我张某人一定要跟那些大臣对着干的?

  现在你们觉得没必要,等回头你们发现真香的时候,会厚着脸皮跟皇帝提出重新开始的,而且到时候跟你们要银子也是要多少有多少。

  还真以为每件事都要求你们?

  朱佑樘想了想,便好似明白了其中的诀窍,他道:「也是,当初开煤窑和铁窑的时候,朝中大臣也是诸多反对,但现在若是朕让秉宽你把这些矿窑都给停了,他们还不跟朕急眼才怪。他们还是太功利了,只看到了付出,没看到回报,目光短浅啊。」

  一旁的萧敬听了非常庆幸。

  好在先前替张周和唐寅说了两句,虽然也是不情愿的,甚至是推波助澜想造成张周跟大臣之间的矛盾。

  但现在就起到正面效果了,至少让皇帝觉得他是「忠臣」,是一条心的。

  皇宫,清宁宫内。

  周太后端坐在自己的摇椅上,摇椅是改装过的,还是特别从张周那边「订制」回来的,正是周太后享受自在的时候,却是旁边有个「不识趣」的女人一直在啰嗦叫苦,让她不厌其烦。

  「……太皇太后可要给做主,别人随军,都是跟着混个资历便可,可到了我家这边,就让出征打头阵,这要是出个三长两短的,是要让我改嫁吗?」

  来人正是永康公主。

  她是听说朱晖把自家驸马派去石沟城前线,知道这件事非常凶险,特地来找周太后诉苦的。

  周太后闭上眼,显得心不在焉道:「去前线还不好?旁人想去都去不了呢。」

  永康公主道:「听说太皇太后家里也有两位跟着一起随军的,可是一起被派去了前线?」

  「嗯?」

  周太后一怔,随即睁开眼望着一旁的姜吕,意思很明显,你给说说。

  姜吕道:「回太皇太后、长公主,是这样,周家的两位……虽然都随军,也都身负重任,领兵在外历练,听说此番还随在后军之中,负责刺探敌情,不过在先锋官这种职位上,却没有争取到。」

  永康一听,去送死的差事还用争取?

  如果都争取的话,那朱晖自己怎么不带着中军上?让别人上?

  姜吕看了周太后一眼,补充道:「听说此番领兵为先锋的有两路,崔驸马跟的是襄城伯那一路,可都是精兵啊,襄城伯曾经乃是威宁侯所信任的部将,此番也是很有机会建功立业的。」

  「孩子啊,听到了吗?懋仁他不会有事的。」周太后道,「都是皇亲国戚,不过是随军走个过场,怎会让他们身处险地呢?」

  永康道:「可孙臣听说,英国公的孙子张仑,也是随军出去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