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八章 “吾辈楷模”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亮之后,到了杨一清约定进攻的时间,武安侯郑英的营中也是无丝毫异动。

  总的来说,大明的边军将士也怕死,这种要冲锋陷阵的事情,没人愿意干……既然你杨一清有建功立业的心思,那我们都把机会让给你,我们先在旁边看热闹。

  杨一清整顿好兵马,在往石沟城方向挺进时,得知了李鄌和郑英懈怠战事的消息。

  郭鍧气得在马上嘶吼道:「贼人误我等大事。」

  杨一清道:「他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我本以为,能领了前军主将的差事,武安侯和襄城伯能扛起剿灭狄夷的担子,看来是我高估他们了。」

  此时不远处太监张僩急忙策马过来,他也是刚听说了郑英和李鄌

  按兵不动,赶紧过来请示于杨一清。

  「这要是咱一路人去打,胜算不高啊。要不咱还是……稳中求胜。」张僩就差说,咱把鞑靼人逼走就算赢,何必主动去犯鞑靼小王子呢?

  花马池一战,咱有了功劳,只要鞑靼人退了,这功劳就稳了啊。

  要是战败了,那先前一战的获胜也成过眼云烟镜花水月了。

  杨一清道:「鞑靼最少有三万精骑,如此硬仗,少那几千畏战的将士,有何差别吗?」

  张僩闻言眉头紧皱。

  人家好歹有四千兵马,多了这批人马,胜算总归是高很多的。

  杨一清再道:「若鞑靼无心与我等交战,发现我三军将士士气高昂,必定会选择撤走,到时他们会不会趁机去袭那些畏战之人的营地呢?」

  郭鍧一听,故作振奋,大笑着对身边的将领道:「杨大人所言极是,咱的兵锋越强盛,鞑靼人士气就越低,他们怕被拦截断后,肯定会先去把那些好似怂包的龟儿子给吃了,我们只管往前冲,必定有肉吃!」

  「对!」

  现在杨一清麾下这些将领也没得选择了。

  盟友不肯出力,只能自己出力,就算这些话只是寻求心理安慰,但有总比没有强。

  怎么说自己这边也一万多兵马,且是主动迎战的,鞑靼人要真想捡软柿子捏,也总不会认为我们是软柿子吧?

  对面的襄城伯和武安侯,妥妥的软柿子啊。

  「报!」

  「***先锋人马已在石沟城北十里之外布阵!」

  「报!鞑靼往石沟城北调近万兵马,有强弩和厚盾抵挡!」

  「报!***派出两路骑兵,绕道于我军两侧,人马数量不详……」

  随着与鞑靼主力营地的靠近,更多的前线战报传来。

  杨一清这边的人一听,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不是说好了,鞑靼人不准备恋战,会选择退走,再去吃襄城伯和武安侯的两支兵马?

  怎么看架势……鞑靼人完全是布置好了口袋,等着我们往里面钻呢?

  杨一清大喝道:「狄夷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他们到现在都还没认清楚局势,敢跟我大明边军正面作战的,都已兵败溃散,想想火筛,再想想我大明官军横扫潢水、官山!我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传我将领,全速出击,前军预备应战!」

  杨一清领兵往鞑靼人的主防御区攻击而去。

  集团作战,甚至排开了架势,一万多兵马聚集在大概二里范围之内,也是因为石沟城以北地势开阔。

  在杨一清所部距离石沟城不过七八里时,远远就已经能看到石沟城的城墙,石沟城作为大明于河东到陕甘之地的要冲,这里也作为大明驿站交汇之处,虽然只是一座土堡,不到一里见方,但其因为周边近百里之内没有旁的城池,这里的战略意义也非常大。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