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年难得一遇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打量着唐寅。

  几人没往驿站里走。

  因为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还要进去先行查探过,确保里面没什么“闲杂热”,倒不是张周排场大,而是张周得罪的人太多,这次让人觉得他是被罢职还乡的,路上有什么人埋伏刺杀什么的,总要防一手。

  唐寅道:“造船之事要筹措开销,需要到南京走一趟。”

  “找银子啊?”张周笑道,“那是挺难为你的。”

  着还看了旁边的徐经一眼,大概的意思是,你旁边这位徐大少家底可是很丰厚的,真是守着金山银山不知道利用啊。

  ……

  驿馆内。

  当晚唐寅单独来拜访,提到了如今渤海造船的一些进展情况,除了皇帝给唐寅调拨的人手,还有张周给他找来的木材和铁之外,剩下的……近乎什么都没樱

  张周给过他图纸,实际上如果是要造木船,不需要张周提供图纸,除非是要造远洋船只,大明的造船技术其实已经很先进,远渡重洋没什么大问题。

  不然也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了。

  造船的图纸有,但郑和留下的地图册什么的就被人给“毁了”,普遍认为是刘大夏干的,但这事张周也没有实际求证过。

  因为他的出现,刘大夏到现在还赋闲在家,没有被朝廷重新启用。

  “提前派人去跟苏州府、扬州等地的士绅打了招呼,让他们给发动一下,也是有陛下的旨意,出海所得的部分可以回馈给出资造船之人,如此才好得到他饶馈赠和捐助。”

  唐寅为了凑钱,也是煞费苦心。

  不过在张周的争取之下,皇帝也算是给出了“政策”。

  这次造船名义上是要靖海,但其实私下都知道,皇帝有重启下西洋的意思,但朝廷对于下西洋的耗费是很忌惮的,那就由民间来筹措。

  这点,连大臣也不太反对,只要朝廷不出银子,你们爱怎么造船怎么造,反正造出来的船只是朝廷的,出海所得也可以回赠给当初“投资”造船的那些人……用民间财富来造船,如果能成的话……当然大臣们也不觉得这件事能成。

  唐寅又在做一件在他人看来,难比登的事情。

  如果不是因为凑银子的事非常棘手,唐寅也不会专门去一趟江南,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来见张周,他其实也就是想利用张周的声望,帮他在江南发动一下士绅。

  “伯虎,造船的事我们先不提,我有件事想问你。”张周道。

  “请讲。”唐寅现在就算不直接归于张周帐下统率,对张周也如上司一般恭敬。

  就当是对师兄尽师弟的孝心了。

  张周问道:“江西的名儒士族之中,有娄氏、费氏等,名声显赫,你知晓多少?”

  唐寅摇摇头道:“江西的事情,我了解甚少。”

  这就体现出一个问题……唐寅现在跟江西的人还没有任何的来往和牵扯……要真有牵扯,在历史上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