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八章 可亲可贤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清宫内,司礼监太监只有戴义以及引张周来的萧敬在。

  除此外就是刘健和马文升。

  在张周到来之前,皇帝好像什么都还没说,以至于当朱祐樘当着几人面,将王越病故的消息说出之后,刘健和马文升脸上突然就被阴郁之色笼罩,没有多少血色的脸上如同夜幕降临,正如现在西北的局势一般。

  朱祐樘道:“威宁侯病故早有预兆,过去两月,他已有过胸痹前兆,两次在人前病倒。所以在走之前,做了上奏进言,并跟朕举荐了一些人。”

  刘健侧目看了看张周。

  大概皇帝不说,他也知道皇帝口中王越所举荐的人中,一定有张周,而且很可能还是首先举荐的那位。

  马文升进言道:“如今偏关城塞仍旧多处受损,若只以天火药相威逼,怕也难阻挡狄夷狼子野心,朝廷当选调偏关总兵官,前去接替威宁侯。”

  有些建议其实不用马文升说,他作为兵部尚书,这么进言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朱祐樘道:“三位卿家认为何人能有此担当?”

  举荐与否是不用商量的,但举荐谁,却是个大问题。

  一座破损的城塞,重修还遥遥无期,也不是只有偏头关一处有危险,而是整个西北都不安稳,鞑靼人接连犯境,哪怕在偏头关和宁远吃了大亏,仍没有收手的意思。

  刘健道:“不如以保国公前去。”

  大明可用的名将太少了,能跟王越媲美的……也就没有。

  现在已经不是谁堪当大用,而是矮子里拔高,谁相对能行谁就去。

  朱祐樘摇摇头道:“保国公小事不屈,但做大事……三位卿家,你们觉得,若是以安边侯前去偏关为总兵官,是否可行?”

  “陛下三思。”刘健明显不太同意。

  但他也说不出个具体反对的理由。

  在举荐保国公朱晖之前,刘健自然想过朱凤的问题,要说最能继承王越遗志的人,除了朱凤之外还有旁人?

  可朱凤……到底只是活在别人阴影之下的男人,无论是王越还是张周,都足以压着朱凤,让他独自挑大梁……别说是大臣们不看好他,就问他自己觉得自己能胜任?

  朱祐樘目光先看了看张周,连张周对此都没做表示。

  朱祐樘做了个手势,随后戴义走出来道:“几位,在一个月前,威宁侯第二次因胸痹昏迷,醒来后曾做上奏,请陛下派安边侯朱凤前往偏关,以其为副总兵,随时调用。”

  言外之意,用朱凤不是皇帝临时起意,而是连王越都是这么举荐的。

  “唉!朕本来也有打算,用平江伯调偏关,但思来想去,平江伯镇守中路,还是太难为他,不如留在延绥等处,就算是宁夏等地有战事发生,让他临时补上,也比将他调偏关和大同等镇更好。”

  皇帝算是又把另外一个人的可行性分析了一下。

  陈锐。

  皇帝就差说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