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五章 内相和外相的谈判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他知道萧敬的话还没说完。

  若这是最终结果,那还让司礼监四个太监来跟他们内阁开什么闭门会议?

  萧敬道:“但张先生又提及,他目前并不想挂实职的都督府职位。”

  说到这里。

  刘健三人马上都意识到张周的“高明”。

  三人隐约都在想,这小子也自知现在虽然得皇帝宠,可要是进了都督府,所面对的就不再是一群对他巴结的勋臣,而是一群跟他为敌的豺狼了,所以他也不放弃都督府的职位,只是暂时不要“实职”,相当于是让皇帝赏赐给他个“寄禄官”,等到合适的时候再拿实职。

  既算是把自己的功劳领了,目前又不得罪人。

  一举两得。

  “陛下说了,无论明日朝堂对他功勋的议定结果如何,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职位,已是要挂在他的名下。”

  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这基本已是大明侯爵入都督府后所挂的职位。

  武职,官从一品,仅次于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而平时挂都督衔的,多是大明的国公,而都督同知已经可以署理府事。

  也就是说,现在张周武勋方面,已能确保有个从一品的都督同知,但爵位还不确定,文职照理说应该卸职……因为张周的翰林院史馆修撰职位,只是个从六品的文职而已,二者相差太大,且以大明领了高职必须要放弃低职的原则,张周也不该再兼领文官爵位。

  就好像王越一样,现在他就只是威宁侯,而兵部左侍郎、左都御史等职位,已经给他卸了。

  李东阳听出问题的一些关键因素,他问道:“那意思是说,他只是挂个都督府的职位,仍旧在翰苑中办事?”

  “是的。”萧敬道,“这既是陛下所想,也乃是张先生自己所愿。”

  李东阳道:“何解?”

  萧敬笑道:“陛下希望张先生能教导太子学问,若是授以实缺的军职,张先生不得不分心,若是等太子将来成年之后,再授以的话……便不违背陛下唯才是用的初衷。”

  唯才是用……

  这个词,多少有点伤了内阁三人的心。

  “但一切都还要跟朝中大臣说清楚。”萧敬道,“既是要留在翰林院中,若继续以史馆修撰,便不符合其身份,陛下的意思,是要即日擢升为翰林侍讲,为方便张先生协同工部和兵部铸造火炮等事,还准备委以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之职,是为兼任,也无须打理公廨部堂之事。后军都督府职位不变。”

  大明后军都督府,主要统辖京师到山西、宣府各处的卫所军务等事。

  让张周当这个职位,看起来是不授以实缺的,但其实皇帝是想借此告诉近京师各镇卫所的人,张秉宽是朕的心腹大臣,他负责京师周遭都司、行都司各卫所的军务,随时可以调遣他领兵上阵。

  李东阳道:“若以兵部郎中兼领都督府都督同知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