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章 先擢个侍讲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陛下,若要擢升为侍讲,即便是修撰出身,至少也要秩满六年,以编修、检讨出身更要九年以上,陛下如此所为,只怕会乱了翰苑的制度,若他日人人都想以功而冒进,此风便难以杜绝。”

  关键时候,谢迁也好像个只讲死规矩的科道言官一样,跟皇帝进言。

  朱祐樘继续不做声。

  戴义道:“几位先生,陛下不都说了吗?太子刚出阁读书不过才一年,尚且性子未定,此时才需要有能让太子信服的先生时常教导于左右,就算是下一次殿试结束,那都是三年后的事,太子的课业也该有小成,也无须再破格提拔于谁。再说张先生真的很会教太子,不但是在学问上,在为人处事上,也教会很多。”

  这都行?

  刘健他们也在想,皇帝不说话,让司礼监掌印太监代天子出来讲利弊得失?

  朱祐樘开口补充道:“几位卿家,朕便在此做承诺,除了秉宽之外,朕以后也不会再有此等擢升之事。东宫讲官的设立,本就是为教导太子,斧正其学问和得行上的过失,若仅仅因为秉宽是新科进士,而不能将他委以重用,那便有违设立之初衷。还请几位通融。”

  皇帝都用了请的字眼,其实也算是很给面子。

  刘健和李东阳相对能看得清大局,知道此时出来劝说,有点劝不住。

  可谢迁却是憋了一肚子邪火,以他的脾气,心直口快的,差点就想出来说,亏陛下您还知道这是为了教导太子,您一个人被张秉宽蛊惑就算了,现在还要让张秉宽把太子也带到沟里去?居然还好意思让我们理解?

  朱祐樘道:“几位卿家若没什么意见的话,那此事便如此定了。几日后进士放官时,便可宣布。”

  “陛下。”刘健走出来道。

  朱祐樘皱眉,跟你好说歹说到这程度,你还要反对?

  “老臣并不反对以张周为东宫讲官,但可否以翰林院史馆修撰的身份进讲?”刘健提请。

  我们已不在意形势了,但请皇帝您给个面子,别破格提拔他,遵照我们的规矩。

  朱祐樘当然不高兴。

  刘健道:“或可以其为史馆修撰,进讲于东宫,经月之后便以其教导之进度,定晋升侍讲之事,如此既能鞭策其为太子课业用心,也可不令他人以奇巧而乱本心,臣等也定不与张周为难,如此也可为太子立下规矩。”

  这时候,刘健还是有一套的。

  他的意思总结起来……如果人心乱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啊陛下。

  皇帝听了刘健的话,脸色也缓和了很多。

  虽然听起来,让张周以史馆修撰的身份去给太子进讲,没有符合他的预期,但其实目的也达到了。

  刘健说得也对,上来就直接升侍讲,的确有点乱了规矩,就算皇帝可以不在意,但也不能给太子立坏榜样。

  如果以后太子想用什么人,直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