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八章 臣不上,陛下您来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周也发现,朱祐樘好像现在什么事都想倚重他。

  对他过分信任,似也并不是好事。

  这不。

  皇帝就想把他的超乎寻常的能力,用在帮张延龄上,要是这货在辽东闹腾起来,不定出什么乱子,要扼制。

  “秉宽,这里有最近天灾人祸的上报,最重要的就是北方的旱情,今日朝堂上户部一直都在奏此事,你看看……”

  朱祐樘说着,让戴义将有关旱情的奏疏,拿给张周看。

  “有办法吗?”

  朱祐樘眼神热切望着张周。

  戴义怕张周不明白,解释道:“张先生,您看是否能祈雨,来一场大雨解如今的旱情?”

  果然。

  张周心说,这就是过分信任的坏处,好像以为他真什么事都能干了。

  “陛下,此等时候是应该派人去祷雨。”

  张周知道,历史上因为这场旱情,朱祐樘曾在三月初十,派人去祈雨。

  “癸酉,以久旱祷雨,遣新宁伯谭祐祭告天地,遂安伯陈韶告社稷,成山伯王镛告山川……”

  也就是分别以三名勋贵,去祭天地坛、社稷坛和山川坛。

  并在两天后,也就是三月十二,果然下了一场雨,百姓以为神,并以此颂扬弘治帝爱民如子得到上天庇佑,也成为历史上记录朱祐樘贤明的佐证。

  当然张周知道,弘治中期的旱灾,在弘治十二年并不严重,两个月滴雨不下,碰上农历三月天气候开始对流下一场雨也没什么稀奇。

  但对于这时代相信天意的人来说,可不得了。

  皇帝一派人去祈雨,两天后雨就下来,只能说明皇帝有神明庇佑。

  朱祐樘叹道:“朕也想过派人去祈雨,但钦天监监正吴昊也说,这两年旱情或还会持续,所以就算祈雨效果也未必会有。朕只能先将这件事放下。”

  张周本来没把吴昊这个钦天监正的易学能力放在心上,张周虽然在外人眼中是方士,但他却是唯物主义者。

  现在却看来。

  易学至少在测算气候什么的,还是有一定可参考价值的。

  想想也是。

  历史上有很多人留下了具备“呼风唤雨”能力的传说,其实不就是提前推算到了天气的变化,然后装作是自己能改变气候,让别人对自己推崇。

  装逼嘛。

  张周道:“陛下,臣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祷雨这种事,臣也无能为力。”

  “那……唉!秉宽,别勉强。”朱祐樘叹口气。

  他也知道事在人为,不能每件事都仰仗于张周,那也太过分。

  张周道:“但臣可以稍微推算一下,哪天有可能会下雨。”

  朱祐樘本还在遗憾,闻言,双目瞳孔收缩瞬间有了神采。

  戴义等人目光也热切起来,戴义更是忍不住替皇帝问道:“那张先生,几时会下雨?”

  “戴公公,我所说的推算,不是一定,只能说是大概率,就是下雨的机会比较大,现在是初八,在我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