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六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方便!来人!”

  ……

  ……

  建昌伯府很是热闹。

  一直持续到二更天,萧敬总算才把交待的事情完成,张延龄最后是乘坐自家的马车到的北镇抚司,后面一辆马车内还载着张延龄的三个小妾,还有俩厨子、一个跟班和三个丫鬟……

  到北镇抚司之后,给一个单独的院子,门口还不能由锦衣卫把守,要建昌伯府的人守着。

  至于张延龄的一些特殊要求,诸如平时需要有唱戏的、说书的,甚至是教坊司的人进出,东厂和锦衣卫也不能干涉。

  “萧公公,陛下这是要作何?”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把事都安排好之后,特地过来请示萧敬。

  萧敬一脸无奈:“让办事就好好办,不要问。事没发生之前谁都不能说!”

  他当然不能把张周预言可能会在建昌卫等处发生地震的事说出来,皇帝要提前做点事,免得事到临头被说是包庇外戚遭天谴,反正现在皇帝是未雨绸缪。

  既然事没发生,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

  翌日朝议之前。

  众文官刚到午门,另一头銮驾还没出现。

  刑部尚书白昂便将张延龄扭送北镇抚司的事,告知了刘健等人,随即在场的文臣都知道了这个“爆炸性消息”。

  “为何要下张家外戚的诏狱?”

  谢迁一脸不解。

  先前跟皇帝提及彭泉参劾张延龄的事,皇帝一顿威逼利诱,甚至以江瑢检举内阁三人闭塞沿路这件事,跟内阁达成一致,让内阁不要再提。

  结果一扭脸,皇帝就把张延龄给抓了?

  皇帝前后态度的反差有点大……

  白昂分析道:“会不会是建昌伯又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连陛下都忍无可忍?”

  以之前彭泉举报的事,下张延龄诏狱的可能性并不大,那只有一种解释,张延龄又犯事了,接连犯事之后令皇帝也动了肝火,这才将张延龄给收押。

  刘健摇头道:“最近参劾张氏兄弟的奏疏不少,但没什么新意,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事,若以此来下诏狱,的确是解释不通!”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