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口锅一个盖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迁道:“如今朵颜三卫寇辽东之势最大,还是以辽东为守备重点。若只是辽东……怕也没王威宁什么事。”

  大明到弘治年间,辽东战场一向都是九边各处的硬实力所在,或者说,辽东之外的狄夷太不经打。

  反而是三边和宣大,经常要遭受鞑靼人连番袭击,成为九边防御之重。

  ……

  ……

  二月初,因为大明九边接连有战报传来,也使得皇帝身边的人焦躁不堪。

  戴义更是要进出于司礼监、内阁值房、兵部等衙门,问询各方的意见,第一时间将情报收集之后,奏报给朱祐樘知晓。

  朱祐樘也不敢怠慢,每天近乎都留在乾清宫内,入夜后都不顾回坤宁宫,简直是吃住工作都放在了一处。

  张皇后先前对他有些冷落,现在反倒是他冷落了张皇后。

  “……陛下,兵部之见,当以辽东之战为先,目前看来朵颜在辽东出兵不过三千,多以步骑为主,若以轻骑追击而出,或可将其围困全数歼灭……”

  兵部给出的意见,基本上跟内阁一致。

  如果非要只打一处的话,还是挑软柿子捏。

  三边和宣大外面的敌情不明,再加上那些地方上百年来都被鞑靼人所控制,出兵一个不慎就容易深陷泥潭,还不如在辽东这地方……至少多数地界都是大明深耕区域,有没有枣打几杆子再说。

  朱祐樘感慨道:“可是王威宁不在辽东啊。”

  戴义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要说文官对九边用兵谨慎,其实朱祐樘对此或许更谨慎,当初同意了张周的提议,派王越去西北,也没说让王越带兵出击,主要还是去做防备。

  如果是冒进的话,不用那些大臣劝阻,朱祐樘第一个就反对了。

  辽东就算是软柿子,但朱祐樘轻易还是不敢冒险。

  “陛下,要不将王威宁……调去辽东?”一旁的韦彬似是给出了个馊主意。

  连同皇帝在内,几个太监都看向韦彬。

  韦彬把头低下去。

  他自己也知道这不是什么良策,偏头关备战了半天,结果把王越调去辽东了,这要是出了什么状况……罪过可大了。

  但有些时候,他们这些太监就是留着背黑锅的。

  万一皇帝也有这种想法,只是不好意思说,那他韦彬提出来,让皇帝采纳,最后真出了问题,皇帝不用担责,而他韦彬来担责……

  不管多愚蠢的主意,太监都要提一句。

  朱祐樘道:“朕还是愿意相信秉宽,他说在偏头关,照理说……八九不离十。”

  萧敬道:“陛下所言极是,以夜不收在西北奏报回来的敌情,宣大一线比往常年狄夷犯境时平静了许多,或是有所酝酿。”

  “秉宽是何意见?”

  朱祐樘几句话,就带到张周那边。

  萧敬低下头道:“昨日奴婢曾拜访过张先生,他明言,只要鞑靼开始犯境,则必会在十天之内出结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