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慈航真人(下)_过河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所以也不好怠慢,理应派出一位参知真人出面。

  按照道理来说,这件事应该由与贸易本身息息相关的市舶堂掌堂真人出面,或者是与礼仪外事有关的祠祭堂掌堂真人出面,最不济也应是江南道府的掌府真人,结果却是地师亲自点名要掌管道门内部财政收支的慈航真人出面,理由是慈航真人刚好在南海那边,江南道府也都是她的老部下,不必劳烦他人再多跑一趟。

  地师所言都是实情,再加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实情,便也没有提出异议。却不曾想,一向以精明干练著称的慈航真人处理起此事,拖沓无比,一直过了正月十五上元节,也没能返回玉京。

  直到今日,慈航真人才踏上了归途。

  乍一看去,似乎只是巧合。不过与地师沾上了干系,就不是巧合了。

  在三位副掌教大真人中,地师术算占验第一,放眼整个道门,也无人能出其右。甚至可以说,就算说地师是此道的天下第一人,也不会有太大的争议。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人能压过地师一头。

  地师当时看似随意的安排,在今日终于发挥了作用。慈航真人没有被“困”在玉京中,虽然破开古仙设下的重重封锁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她还是成功赶到救下了“应龙”和部分道门弟子,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让一切都有了转圜的余地。

  这让太平道似乎是得手了,却又未尽全功。

  至于国师为何不在成为轮值大真人之后就立刻确定所有真人的动向,一则是因为国师当时手头上的事务繁多,没有精力。二则是参知真人的自主权力极大,不是犯人,也不是必须守在岗位上的低品道士,他们不必一天到晚守在签押房里坐堂,有时候离开玉京一段时间,或者闭关一段时间,都是常有的事情。

  哪怕国师是轮值大真人,在没有合适的理由下,也不可能去打探一位参知真人的行踪,更不必说限制参知真人的行动,他也只能以议事的理由召集几位掌堂真人,使其在短时间内与外界隔绝。

  至于派人监视,道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地位越高修为也越高,想要监视一位天人,必须要派出一位实力相当的天人,慈航真人并非普通天人,难道让清微真人去监视慈航真人?监视了慈航真人,那么其他真人呢?总不能国师以副掌教大真人之尊去做这种事情,这是极为不现实的。

  所以慈航真人在上元节之后未曾露面,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当时不仅是慈航真人,祠祭堂的掌堂真人、化生堂的掌堂真人当时都不在玉京,而是接到了议事的通知之后才临时返回。

  风宪堂的掌堂真人负责传达国师的命令,也是到了此时,有了合适的理由,才能知道慈航真人的确切行踪,这才知道慈航真人竟然还未处理完那个所谓的纠纷,可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这其中的博弈,并不复杂,无非是见招拆招。因为这世上所有的阴谋,都不是万无一失的。环环相扣就像串珠子,珠子多了,看着精致,可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线便断了,珠子洒落一地,事也就败了。

  所以阴谋不是不能成事,却也很难成事,除了谋划在人,更是成事在天。一言蔽之,看运气。纵然智谋无双,也不可能一步不错,就算昨日不错,今日不错,明日不错,后日也难免错上一步,故而世上成大事者,以阳谋为主,以阴谋为辅。

  国师已经尽可能地减少“珠子”的数量,可还是在慈航真人的环节上出现了纰漏,若是国师再把整个谋划设计得精巧无比,还不知要出多少纰漏,只怕是珠子散落一地的局面。

  这一切,地师从一开始就知道,毕竟是一手谋划。慈航真人是后来知道,不是地师告诉她,而是她自己猜测出来的,其他人都被蒙在了鼓里。

  就连堂堂国师都失算了,更何况是齐玄素这个小小的低品道士,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慈航真人会出现在此地。

  所以当齐玄素看到随着一阵莲花状的涟漪后出现在自己身旁不远处的白衣女子时,并未意识到这名白衣女子的真实身份,只当是一位普通的二品太乙道士。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