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四十章 大结局_走私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这部宪法的出现。不但限制了皇权,同时也让督察院有了限制内阁权力的正式工具,但是督察院同时又受到皇权与内阁的双重制约,三方制衡之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稳固关系。

  有了这部宪法,就可以将皇权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当皇帝想要违反宪法之时,内阁有权驳回命令。这点也是内阁对付皇权的老手段了,只是现在被正式写进宪法,使得内阁可以有法可依,至于都察院,则可以监督皇帝对自己权力的使用,若是违反宪法,同样会被都察院所告诫,甚至对皇权做出限制。

  为了使宪法具有权威性,特别是对皇权进行限制,仅仅只靠内阁和都察院还是不够。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到军队的支持,按照宪法的规定。皇帝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大明的所有军队都受到大明皇帝的指挥,但这一切是在皇帝没有违反宪法的前提下,若是皇帝违反宪法指挥军队,特别是用武力威胁内阁和都察院时,军队将暂时脱离皇帝的指挥,这点也被周重写进军校的校训中,每个军官都要学习宪法中关于军队的条例,让他们明白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

  另外皇帝虽然拥有对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但平时军队却依然受到兵部的管理,只有在发生对外战争或内部叛乱时,皇帝才有权调动军队。

  相比军事方面受到的限制,皇帝对行政与司法方面反而拥有更大的权力,因为皇帝都有权对行政与司法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拥有相当的决议权,这是来自皇位本身的权利,内阁与都察院也无法对其进行限制。

  周重对于皇权的限制,一开始受到不少人的指责,特别是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周重之所以限制皇权,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儿子登基后,会削弱他这个监国的权力,所以才会对皇权进行限制,这种说法不但合情合理,而且具有极强的鼓动性,甚至连周重的儿子朱载垣都因此有些疑惑,后来还是周重将他叫到书房,将自己对大明的打算完全交待出来,这才让朱载垣明白了父亲的苦心。

  正德三十年时,已经四十五岁的正德不甘寂寞,再次发军攻打乌兹别克人,希望可以抢在奥斯曼帝国之前,把整个帖木儿汗国原来的领土抢占过来,本来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但是当战争快要结束时,正德忽然在战场上马失前蹄,身体受到重伤,本来是可以治好的,但再加上水土不服的原因,结果导致正德高烧不退,最后终于死在了中亚的战场上。

  正德的去世,标志着大明旧时代的落幕,同时也标志着大明在中亚扩张的结束,当正德驾崩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周重把自己关在书房中痛哭了一场,等到他走出书房时,立刻让人准备儿子朱载垣的登基大典,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