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四章 道路不通_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是极为不菲的,这样的情报点以上百计,所用到马匹和后勤都是比不小的数目,更不用说探子和家人们的粮饷了。

  不过在袁熙看来,这样的投入无疑是划算的,毕竟在这个时代,谁能掌握到更多的情报,谁就能掌握主动。

  和曹操不同,袁熙选择走的是精兵路线,兵士身上的花费包括练兵,粮饷,盔甲,武器,以及配给养活家人的天地,这种种加算起来,相比其他诸侯,是个极为巨大的数字。

  而相同的花费,曹操能征发数倍的兵士,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两边的民生政策不同所决定的。

  后世的三国,之所以曹操动不动就征发十万大军,虽然里面固然有民夫包含其内,但曹操出兵的频率,确实比其他人要高的多。

  有人说这是因为曹操打败袁绍后,占据了中原大片富庶之地,这确实有一部分可能,但绝对不是主因。

  因为在曹魏时期,经过连年战乱,曹魏的经济系统,其实是完全崩溃了的。

  后世有些人拿蜀国推行的直百钱说事,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直百钱有对标的货币本位,便是蜀锦。

  彼时诸葛亮大力发展蚕桑生产,蜀锦一跃成为对外贸易的商品,也成了军费开支的来源。

  就像后世的货币有本位标的物一样,直百钱严格来说是类似金本位,可以说是蜀锦本位。

  至于蜀锦到底能不能作为蜀国货币的保证,只说能在蜀国的历史上,虽然姜维时期几乎已经算是穷兵黩武,但蜀国的经济却一直维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限度,民众对于出兵这件事,也远不如蜀国本地士族那么抵触。

  其主要的证据,来自于三国之间的对比。

  同时期的魏国货币体系完全崩溃,民众士族都是以物易物,而魏国民间朝堂交换所用的标准货物是什么呢?

  蜀锦。

  蜀锦因为质量好,品质稳定,为三国所喜爱,尤其是在士族间,成为了货物交换的重要标准物。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