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八章 意料之外_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日中,鬓眉堕落。佗曰:是脾半腐,可刳腹养治也。使饮药令卧,破腹就视,脾果半腐坏,以刀断之,刮去恶肉,以膏傅疮,饮之以药,百日平复。

  但即使如此,除了华佗之外,做外科手术的日渐稀少,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这种手术稍有缺漏,便会失败,导致病人死亡。

  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手术感染。

  这个时代的人们,并不了解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不明白无菌环境的重要,所以外壳手术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而华佗之所以这么出名,得益于他的良好的手术习惯和配套的相关医术。

  华佗做手势一是手法精湛,创口小,二是切除缝合速度快,严格使用火焰药物等消毒的手术器具,三是有药物知识配合手术,使病人术后恢复更快。

  他当初向袁熙介绍相关知识时,袁熙也不禁惊叹,华佗医术所代表的,是华夏上千年中,无数先行者的智慧积累,虽然没有后世的现代医学知识,但很多做法都已经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华佗缺乏的,是尚未知道后世的微生物和病菌知识,不过在袁熙用简单的方法培育霉菌和华佗解释微生物是如何繁衍之后,华佗恍然大悟,融汇贯通了许多之前他无法想通的难点,开始更加精进完善自己的医术。

  如今华佗和袁熙曾试着培育青霉素,虽然并未成功,手术后的病人,还是需要以自身的抵抗力撑过去,但中间环节感染的可能性,已经被华佗想法设法降到了最低。

  棉絮和纱布制作的手术用品,也能有效防止微生物的入侵和干扰,这也是袁熙急着推广棉花种植的重要原因,但如今种植过去半年多了,其收获并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棉种都死掉了。

  虽然没有完全绝种,但能够让其适应环境,达到足够的产量,可能还需要数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手术用品如今只能用处理过的丝麻绢布代替,效果差了不少,这也是袁熙的遗憾之一。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