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 海上遭遇_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武器藏于船舷下面,别被对方看到,各自寻找能遮蔽身体的地方,稳住身形!”

  这些兵士虽然经过训练,但不少都是初次出海,刚乍听到遇敌信号,便有些乱了,此刻听到袁熙说话,才醒悟过来,各自屏气凝神,渐渐冷静了下来。

  使君都亲自出战,自己这些人要是表现不堪,也太丢人了!

  袁熙见众人反应,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道这便是主将督阵的好处,这些兵士一口吃不成胖子,如今能迅速镇定下来,已经是表现相当不错了。

  不过随着对面接近,众人才发现虚惊一场,这原来是青州往辽东逃难的百姓渡船,船上挤的满满当当,见袁熙大船靠近,众人皆是脸上带着惶恐不安的神色。

  等他们见到甄家商队的标志,才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有些人甚至向这边挥了挥手。

  袁熙看到,不禁哑然失笑,看无论是兵士还是百姓,大家漂洋过海,心里都害怕啊。

  两边的船只放下半帆,减缓速度,对着喊了几句,相互间确认了方向,这才拉起船帆,各走各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时代,航海罗盘并没有出现,航海收到了很多限制,想要辨别方向,要么是靠近陆地防止迷航,要么是根据太阳和星象确认。

  中国很早便出现了指南针,谓之司南,最早是风水堪舆之用,其形状是一把勺子,在陆地上尚可,在海上就很不方便。

  东汉王充的的《论衡·是应篇》说:“司南之勺,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后世研究,司南到指南针,由勺子到针的转变,可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完善于唐代时期,这有可能和之前吴国发展航海业有些关系。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