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四章新赛道_回到过去好好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亿美元以上,就没有低于年营业额的百分之十的时候,几乎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甚至有的时候达到百分三十。

  不断的推陈出新,利用新科技来形成技术优势,维持市场地位,这才是高科技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一点,国内的同行们就稍微差一点

  也就HW还算可以。

  所以,别看上百亿资金在手里握着,实际上真正烧起来,挺不住多少火就没了。

  不过宁远也不打算亲自下场,他的主业主要还是文化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芯片、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投资,智能手机这个在考虑之中。

  毕竟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才是宁远的一贯思路。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小小的芯片,所涉及到的工业类比和技术手段就复杂的令人发指,不是专业的人看一眼构成分类就够看迷糊的了。

  更不用说过还有光刻机这个大难题在等着。

  而造车也同样如此。

  即便是对传统车企来说,造车从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涉及到的利害关系实在太多,远比做一部手机复杂。久而久之,各自为战的车企们确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汽车设计标准,核心零部件都由自己生产。

  这套汽车标准将会影响到整车零配件档次、成本控制、项目时间节点、汽车质量等各方面,而且,每一家车企的标准都不一样,标准里的每一条细则,都人命关天。

  就算是特斯拉,从2003年成立到2012年发布首款自主研发的电动跑车ModelS,前后更是用了近10年时间。

  很多人,对于电动车的理解都是换了动力的燃油车而已。换个电池而已而已......对于这种想法只能说无知者无畏。

  事实上呢,后来那么多造车新势力死了一波又一波,剩下的半死不活,有几个杀出重围了?

  造车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造好车更是很难很难。

  为何如此之难。因为技术是时间积累出来的,是一点一点试出来的。

  造车工艺之繁复,在制造业首屈一指。要保证每一个环节尽善尽美,谈何容易。想在短短几年做出高品质的车,简直痴人说梦。

  没那个工艺水准,就是把配件就给你,你都装不上,这就是现实。

  但是新能源汽车,也同样是能够在弯道超车的好时机。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