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 师出有名_生活在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瑾因陆仲晗的官场知识普及,以及心中的小小的肖想,积极主动的开始了解古代官场。除了问陆仲晗之外,更多的时候,是翻看他的藏书。

  陆仲晗的藏书并不多,除四书五经之外,他最经常看的书是《左传》和《大明律》。余下的便是一些人物传记之类的。

  比如她现在手上的这本《幕学举要》,是胡师爷那个行当的教课书,主是要教幕僚如何辅佐东主,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应对。

  苏瑾觉得这本书十分有意思,比之枯燥无味的《大明律》,这本《幕学举要》可谓是州县官之官场攻略,大量详实生动的案例,让苏瑾在看故事之余,亦对这官场有了初步的了解。

  看到这里,苏瑾有些明白了,怪不得陆仲晗初到秀容县时,没去拜会知府大人。只在两任交结之后,出具保结文书时去拜会过一次。

  当然,政策与对策都是并存的。惯例亦大不过交情,明面不拜,亦不能保证私下不交往。

  又有一县之正堂,无事不得离开县衙,若因公务离开,必报上级衙门,否则便是渎职。

  再有,州县官一县之长,究竟管些什么?她在这本书也找到了答案。摘录于《职官志》,是这样表述的,“知县掌一县之政”除为朝廷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外,“凡养老、祀神、贡士、读书,表善良、恤穷乏、稽保甲、严缉捕、听狱讼,皆躬亲厥职而勤慎焉”。

  苏瑾很失望的发现,这上面,财政、治安、审判、教育、福利等等事务都提到了。发展经济却一字未提,若真要找一找的话,大概“劝农桑”勉强算是罢。

  一时她犯起愁来。若她不提,陆仲晗未必往这上面想。现在她提了,他必定不会置之不理。

  而且这上面提到的事务,必须由一县之长官“躬亲厥职”,亲自操办,责无旁贷。关键是他想找人帮他,也找不到。并不是每一个县衙都设有县丞与主薄等佐官。凡编户不满二十里的小县不设县丞亦不设主薄,他如今手下只一个不入流的典吏……

  虽然有些小内疚,不过她看却看得几乎入了迷。这全新的领域,新奇的秩序,十分有利于她深入了解这个时空。

  在感叹他不容易之余,也不忘替他高兴。总的来说,与各级衙门分散权力、互为牵制的原则相反,基层县官的拥有个人专断权力。莫说秀容县没有佐官,便是有佐官,在权力上也丝毫不得与之对抗……

  她这边看得高兴,一时倒将她提出的与衙门合作事宜抛在脑后,陆仲晗却是没忘,早在二人说过此事的第二日,他便与胡师爷私下议过此事。

  胡师爷内心并不十分热衷,他的职责是如何辅佐东主解决任期之内的各种突发事宜。这种突发事宜是指其官职职责之内的。百姓如何挣银钱,确实与他们无干。此事若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