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6章 皇帝的休养生活_我岳父是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骊山的孩子也成了诗仙,他们背诵的每一首诗都足以传世。

  骊山的孩子们手中有一卷书,这卷书上写满了诗文。

  有道是骊山的县侯与汝南公主成了仙人。

  红楼一书已传遍了中原,成了为之传阅最多,议论最多,书中人物就像是人间的缩影,说尽了人心冷暖,人心无常。

  欧阳询闲来无事,便会将孩子们念诵的诗篇写下来,而后无比感慨诗篇的意境。

  这些诗篇也从骊山离开,传入长安城。

  “大唐出仙人了!”张柬之兴奋道。

  “骊山那位能写出红楼,想来不足为奇。”秦怀道说着。

  言至此处,张柬之神色上带着失落,他拿着一张纸,这些纸上写着就是诗篇。

  忽然间,张柬之哭了,哭得很伤心。

  狄仁杰问道:“柬之,你哭什么?”

  “在下自以为才华斐然,见骊山诗篇才知这世上有诗仙,教我等将来如何写诗。”

  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又拿着一叠纸而来,他一边道:“又来了,又来了,骊山的诗篇又来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张柬之痴痴念道:“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此处酒肆内安静许久,忽道:“柬之!柬之!”

  狄仁杰拉着他道:“你何苦要跳窗?”

  张柬之带着哭腔哀号道:“往后世人谁敢作诗,在下不想活了!”

  终究,张柬之还是没有跳窗,他喝得伶仃大醉。

  有道是大唐有诗篇传世是好事,大唐的读书人又疯狂了,崇德坊内有人欢呼,有人在哭。

  阎立本这些天很忙碌,近日里刚忙完了太液池的修建,陛下又送来了旨意,改建曲江池。

  曲江池以前在骊山县侯的手中,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

  此刻将曲江池改建成坊市的重任就落在了工部的头上,随着迁入长安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往后的长安城也会变得很拥挤。

  要在曲江池规划出更多能住的地方。

  这两年也是阎立本自任职工部尚书以来最难的两年。

  只是三两天之后,阎立本又得了一场病。

  李泰安排了侍卫前来看望。

  也不知道最后说了什么,阎立本将工事交给了自己的弟弟阎立德,也去骊山养病了。

  因陛下在骊山修养,朝中诸多事也放缓了脚步。

  “近来早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着凉的人很多。”张阳坐在渭水河边,低声道。

  李世民皱眉看向骊山的医馆,此刻这座医馆前排起了一条长队,看病的人不少。

  就连阎立本也病倒了。

  张阳又道:“渭水河的鱼在早春时节最鲜嫩,到了夏季的时候最肥美,到了秋冬季节吃法就要不一样。”

  “为何?”

  “因为鱼会变得很肥腻。”

  说罢,张阳钓起了一条鱼,放入了竹篓中,又道:“以前我觉得这里鱼和别的地方一样,后来才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