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7章 以进为退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也就这些,寺卿且先观上一观!”

  好不容易等李承志写就,将墨迹未干的信纸递给刘芳,元渊才急不可耐的凑了上来。

  偷眼一开,竟非檄文,他先是心里一松:李承志竟然同意罢兵?

  等再瞅几眼,看清信中所言之事,元渊又如牙疼一般呲牙咧嘴。

  但这罢兵的条件也太苛刻了些,谁敢答应?

  李承志洋洋洒洒近千言,其实只说了三件事:

  一、割地。

  除已被西海攻占的西凉、东凉、河、秦、梁、西海等六州,并敦煌、枹罕、鄯善、武都、薄骨律等五镇,朝廷还需割让岐州。

  岐州治下三郡十六县,东至周城(今扶风县)、白土(今麟洲县)。南至秦岭南麓,名为魏境,实为梁土的故道县(今汉中留坝县)。北则至华亭县,西则与陇西郡相邻。

  如此一来,就如从陈仓以东的周城县划了一刀,直直劈向陇山山尖。虽恰恰好将陇山摘了出来,留予元魏,却将陇山与秦岭间的旷野之地划入西海。

  不但是地,还有民。朝廷不得将岐州之民迁入其他各州,更需向转递籍册,一户一记的查验……

  只这一条,朝廷就绝不会答应。

  莫说令西海退出陇西,以大河为界。如今更是要连陇山都要弃守?

  虽说最北止于华亭,名义上的陇山依旧属于元魏。但陇山之南的陈仓、汧阴、汧阳皆属岐州,等于大半个秦岭已归西海。

  更有甚者,凡陈仓在内,秦岭六道中的四道、关中四关中的大散关如今皆为岐州治下,岂不是一并要割予西海?

  如此一来,近似大开关中之西门,更是将关中五州之一的岐州拱手相让,李承志只要在岐州驻军,关中便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是以有没有陇山,已无济于事……

  二、赔款。

  自今年起,朝廷每年都需向西海赔以粮帛、丁口,以谢擅起刀兵之非。李承志要求每年民三十万户,合丁口不低于一百万,粮百万石。且以三年为期,三年便是三百丁口,三百万石粮。三年之后再行议定。

  三、裂土封国。

  需朝廷下旨,诏告天下,甚至要向南梁、吐谷浑、柔然、西域等国递国书:自此后,西海不复元魏,与柔然、吐谷浑一般,元魏虽可赐赏,但西海却无属国之名,朝廷更无宣调之权……

  除此外,零零碎碎的条件还有一大堆,比互市、如驻军等等。但与之前三点比起来,有如九牛一毛。

  元渊看来看去,除过第二条还有那么一丝可能,其余两条想都莫想。

  便是高英已视颜面如无物,也绝不敢答应。不然她前脚应下,后脚就会被人清了君侧。

  但刘芳却不这么想。

  虽然这些条件提的有些苛刻,朝廷未必答应。但既然有的谈,无非就是坐地起价,就地还钱。

  而西海距洛阳足三千多里,一来一去,至少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