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6章 有历才有史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这些细节都要提前考虑到。最后那木碗则是卖冰沙的时候给客人用的……

  天阴路滑走的就慢,李承志也不敢多耽搁,草草交待了几句就出了门。

  往南一里就是广莫门,进城绕过皇宫就是铜驼街,可直达城南的太常寺,也就十里出头,很是便利。

  也就李承志才是从七品不用上朝,不然更近。这么一算,这宅子真心不贵……

  虽是第一天上衙,更是第一天当官,但李承志心态却很平静。

  看着十数丈宽的铜驼街上或坐车、或骑马,还有披着蓑衣走路的官员吏属,李承志感觉跟后世没什么两样。

  庸庸碌碌是一辈子,轰轰烈烈也是一辈子,活的舒服就行。

  自己是没办法,就跟屁股后面有狗撵一样,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一步。

  全特么被逼的,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

  李承志摇了摇头收回了思绪,又考虑起如何让冰沙一炮而红。

  销路好不好,宣传最重要……所以一定要多费点心思研究研究。

  ……

  孝文帝规定的是三日一朝,五日一沐。除此月底最后一天也会升朝。今日是三十,正值朝日,刘芳崔光自然不在太史监。

  太史令赵胜忙的脚不沾地,哪能顾的上一个小小的候星郎,点完卯他就将李承志扔给了副令,让其看着安排。

  副令可不像赵胜,一天到头就知道埋头研究做学问,他清楚这候星郎昨日入监时就被两个中书叫过去问过话,所以不敢擅自安排,说是要等刘芳崔光下朝后再行请示。

  李承志无可无不可,想着正好可以到各部转一转,看自己干哪个合适。

  副令没时间,索性将属吏先派给了李承志。

  所谓的属吏就是助手,每位候星郎都有,又叫候部吏。李承志的这位姓耿,听副令介绍,竟还是西汉天文学家耿寿昌之后?

  浑天仪就是耿寿昌发明的,东汉的张衡只是在其基础上做了改进。

  他还发明了常平仓制度(朝廷太仓,类似如今的中储粮),更撰写了《九章算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父死子承的“天官”制度。

  大多数人都以为司马迁传自父祖的是“史官”,其实是“天官”,也就是占星、修历的职务,修史只是附带。

  一是因为这行当不是一般的枯燥,二则是极其深奥。有这能耐和耐心,多少经文典籍研究不透?又为何放着比这不知舒服多少倍、俸禄不知多了多少的官不做,非要和一堆枯燥的数字以及冷冰冰的星星月月打交道?

  所以自秦时,大多数的朝代都有法令:太史令、历官、卜官等,必须世代相传,不准习研其它经文,更不准做其它的官。而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耿昌一脉就是这样传下来的。他父亲耿言是冯太后时的太史令,因占卜的卜词不合冯太后的心意而被贬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