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攻心为上,引蛇出洞_问罪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不过短短的一个星期,乌市的境内接连发生了两起惨无人道的谋杀案,这引起了上级很多领导的重视,甚至这两起案子的都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整个乌市的刑警支队的上上下下没有一个闲着的人,外勤组奔波于摸排走访,试图寻找更多的目击证人。技术队这边奔波于交管局和支队,来回调取着沿途所有的监控。法医刘明几乎一天都没有离开法医解剖实验室,给死者做着更多的尸体分析,试图从死者的身上发现更多有关于凶手的信息。

  张山断定,另外一名凶手一定是本地人,所以才会对当地的公交车线路如此熟悉。于是他和慕云两个人直接到了市公交车管理中心,调查所有的4路、16路和21路公交车沿途途径的站点,因为凶手上的公交车站牌只会途径三路公交汽车。然后调查所有公交车的发车时间和出勤记录,进一步缩小凶手的活动时间。并通过站点附近进行摸牌,寻找所有在今天中午12点钟在长湖站上过4路、6路和21路公交车的市民,询问他们有没有见过凶手。

  经过半天的摸排走访,最终有4名乘坐4路公交汽车的市民确认,在当天中午12点钟的时候车上确实上来了一名带着墨镜,体貌特征和犯罪嫌疑人相似的乘客。并且指出他的嘴角有痣,是在玻璃厂站下车的。

  张山立刻拿出乌市地图,把琉璃厂公交站重点标注,发现这琉璃厂站刚好处于他圈起的“犯罪嫌疑人心理安全区”的边缘处,他当即判断,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一定住在琉璃厂附近。可一个问题的解决的同时也意味着新的问题的到来,琉璃厂属于城区里的工业区,这附近有很多的平房、厂房、而且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上十分混乱。而且这里的楼房和平房有绝大一部分都是租给了外来的务工人员,光是琉璃厂这一小块区域便有上千居民,如果把整个琉璃厂范围内都算上,那就意味着他们要排查将近10万的流动人口。

  “这下可有的查了。”慕云把案卷拍在桌子上,然后背对着会议室的桌子,反手一撑就坐在了桌子上,然后纤腿原地盘着,双手抱怀,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道:“这个凶手真会选地方住,住在这么乱的地方,就算我们知道了他的行踪排查起来也跟大海捞针没有什么区别啊!”

  她气馁的嘟嘟嘴道。

  “一定有办法的。”

  “能有什么办法啊?731案和董良被杀,两个案子几乎都没有留下任何跟凶手身份有关的信息,我们现在全都是靠外勤组走访的目击者的供述来进行下一步工作,万一他们所看到的墨镜男不是凶手,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了?”

  张山问技术队,道:“还有没有办法缩小侦查范围?”

  技术队摇摇头道: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