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五章:消失的目击证人_问罪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话音刚落,在座的刑警纷纷表现出一种惊疑的表情,“张队,你的意思是……在案发当时,很可能还有目击证人?”

  他点头道:“是的。”

  支持他这个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当时的环境极端恶劣,气象台多次在电视中插播寒流预警,并告诫乌市市民没有十分必要的情况下减少外出,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出门的人少之又少,除了几家生意比较火爆的饭店怕影响生意之外,案发当时整个乌市所有路段上的行人少之又少,就算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外出,多数都会选择坐车出门,因为外面的环境实在太冷了!在这个环境下作案,临时起意的可能性似乎不大。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本案调查到现在,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凶手在用冰锥打晕被害人之后,并没有对被害人进行其他的动作。案发当时,被害人身上带着很粗的金项链,加上身上的现金和其他饰品,市场价值接近十万元。而在被害人晕厥的情况下,凶手却并没有对被害人身上的财物动心,这证明什么?

  证明凶手并非谋财,此行的真正目的是害命!

  试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让凶手在打晕被害人以后,急匆匆的清理案发现场后离开,并不重点去关注被害人的死活呢?或者换一种问法,凶手此行目的很简单,就是杀人。但是什么原因让他杀人的行动进行了一半以后就草草收场呢?结合在当时的环境下,路灯不算很亮,大街上也没有目击者,就连监控摄像头也被鹅毛大雪彻底挡住画面,面对不省人事的被害人,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他的下一步举动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有人来了!

  根据马贵发的供词,他到达被害人身边的时候,被害人的帽子上和身上已经覆盖了约莫半公分厚度的雪花了,根据当时的下雪量来推测,马贵发到达案发现场时凶手至少已经离开了十分钟以上,所以凶手在作案之时并没有看到马贵发,也就是说,马贵发的出现并不能影响凶手的作案决心。再换一种说法,让凶手在作案过程中停止作案的人,并不是马贵发!

  有了这种猜测,死气沉沉的办公室内似又迎来了一线曙光,孙鹏惊道:“也就是说,案发当时,凶手一定是看到了什么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东西,所以才会取消作案计划?”

  “我想是的。”张山沉吟些许,虽然说他的逻辑说出来并没有什么毛病,但是从严谨的角度上来讲,他也没有把话说死。紧接着,他将案发现场的地形图通过投影仪投射在了白色的幕布上,他指着投影仪道:“案发现场的育才路是一条不宽的小路,只能容两辆汽车通行,又因为附近有多处人流量密集的学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