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奉旨抚民_大明:从反清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饼了?”

  朱慈烺本来就在打流民的主意,没有想到惊喜突然到来,朱慈烺急忙谢恩领旨:

  “儿臣领旨,谢父皇隆恩!”

  朱慈烺接过圣旨,王承恩马上将他扶起,并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小爷此行一定要主意安全,皇爷口谕,锦衣卫和东厂以及京营皆可调动自卫,如果有人敢对小爷不利可先斩后奏,后果有五城兵马司负责……”

  老王说完转身离去。

  很明显崇祯皇帝为了朱慈烺安全下了大本钱,并且连出事后的背锅侠都替朱慈烺找好了。

  看着王承恩渐渐消失的背影,朱慈烺心里一阵感动,谁说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老子对他真的很好……

  朱慈烺心情大好,回到房间开始计划接下来的行动,本来还在想如何瞒着那些文官集团和勋贵们招募流民,皇帝老子却突然给他一个惊喜。

  一直忙到大半夜,朱慈烺才去休息。

  第二天

  朱慈烺吃过早膳,马上就带着三个小太监和岳洋赶往户部,既然奉旨抚民他肯定先要向户部要钱粮。

  “大人,皇太子殿下到了!”

  “快,马上迎接皇太子殿下!”

  户部尚书侯询刚到衙门就接到太子到来的报告,他急忙起身带着户部左右侍郎倪元璐和王鳌永等官员前去迎接。

  可是不等他们出门,就看到一个穿着龙袍的孩童,在四个人的陪同下进入户部衙门。

  不用问,敢穿龙袍的肯定是太子,这还是侯询第一次见到大明太子,看到只有七八岁的皇太子朱慈烺,侯询心里不禁微微探口气:

  “皇太子如此年幼,这如何去抚民呀……”

  侯询虽然心里感觉皇太子年幼不适合抚民,可他表面上一点也不敢怠慢,急忙率领户部官员上前拜见皇太子:

  “臣,户部尚书参见殿下!”

  朱慈烺面带微笑,快步上前扶住侯询:

  “大人免礼,诸位都平身吧!”

  “谢皇太子殿下!”

  侯询率领户部众官员谢恩后,立即把朱慈烺请进户部尚书衙门,并且请朱慈烺上座:

  “殿下请上座!”

  朱慈烺奉旨抚民,刘凤祥怀里还抱着尚方宝剑,朱慈烺到哪就如同皇帝亲临,他并不会推辞直接坐在户部尚书位置上,侯询在一旁相陪。

  命人上茶后侯询拱手说道:

  “殿下先不要急,微臣马上派人去调查流民大概数量,然后才能根据人数为殿下调拨钱粮。”

  朱慈烺微微一笑:

  “大人,据本宫所知,流民人数应该在十万左右,如果不想让他们都饿死,户部需要调拨五万石粮食,另外需要五万两银子搭建粥棚和流民住处……”

  朱慈烺的话让户部尚书侯询大吃一惊,他知道京师有很多流民,但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十万之多,太子是如何的得知?

  开始他还认为皇太子只是一个孩童,应该什么都不懂才对,所有事情都需要他全力帮助,可是现在一看,太子所说和年纪完全不配。

  稍作沉思,侯询一下就想通了,应该是皇太子自己想象的才对,虽然贵为皇太子但同样是个孩子,于是侯询笑问道:

  “殿下,微臣斗胆相问,不知道您这数字从何而来,是否准确?”

  朱慈烺知道侯询在想什么,他淡淡一笑:

  “大人,实不相瞒,流民大概数字是本宫命人从五城兵马司那里得来,具体数量不会相差太多,不信随本宫出去看看便知。”

  朱慈烺当然不会告诉侯询他私自出宫的事情,于是想到五城兵马司这个借口,侯询应该不会去五城兵马司调查。

  五城兵马司主要负责京师治安巡逻,他们确实应该比其他衙门更清楚流民的事情,侯询对此并不是很怀疑。

  可户部银子和粮食都很有限,现在根本拿出那么多粮食和银子,为了节省一些银子和粮食,侯询决定出去看看情况。

  “好吧,微臣就陪殿下出城查看一番,如果的确如此,微臣马上想办法筹集钱粮,现在户部快揭不开锅了,希望殿下给微臣几天时间准备。”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