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二章:公子卬没变_秦歌一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大的好处,你先估一个价,本王找人出手,只多不少!”

  白雪道:“拿纸来,我可以先一步告诉你,大约八十万金左右,我是说它们的真正价值,但问题是,除非你在齐国用一定的时间出手,不然,想要在魏国短时间拿到这个价,是不可能的,你给我,我可以在五十万金左右,这我还要承担风险,你想一下!”

  白雪说的是实话,现实中很多如此的事。比如说一个盗墓的,他从墓**里盗来了的东西,比如一件值五百万美子的器物,但如果在中国只有几十万,在港台,舒服一二百万港台币,只有真正拿到了西方,才会得到五百万的美子!东骑王的这批东西,拿到了齐国,等着各路的大商自己来选买,的确是可以达到丰足的钱,但这个路途是一回事,时间又是一回事,东骑王可能在外面长期的呆着么?当然不可能,所以他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这笔钱,那就必然会让这批财物大大的失水。

  在这种情况下,白雪出三十万已经很对得起东骑王了,而出五十万,这真是很够本了。

  要知道,商人的本质就是追求利益和财富,在商品贸易过程中的欺诈成交,更是商人资本掠夺本性的反映。《韩非子·说林下》载:“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镒焉。”监止子利用卖璞玉者不识其真实价值这一弱点,**卑鄙手段,买得璞玉,经过加工变卖赚取了高达十倍的商业利润。

  又如“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十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牛马。”一个“间”字正好反映出戎王与市场隔绝,不知缯物与牛马交换价值,乌氏倮巧妙地利用这一点与其交易,结果也嫌得十倍其本的高额利润。

  春秋战国时期商人资本的展,产生了不少引人注目的暴户。“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商人对利益的追求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也有其掠夺性的一面,而且通常是以掠夺性为其主流的。

  从这就可以看出,白雪对东骑王还是很照顾的了,不是真亲戚是断然做不到这一步的。

  可东骑王还是婉拒了:“不用,本王自有出路!”他这样说,白雪立时开动了脑筋,只一念,她就想到了:“你说的是大魏的丞相公子卬吗?”她难得的好心道:“你可不要光想着你们从前的交情,他过去是不得志的公子卬,现在可是大魏的新丞相,过去他可以礼贤下士,可现在他还能再如从前?他现在可是要钱要的都不要面子了,魏国的商家们都恨他!只是又不得不亲近他!”

  人登高位必然变。这个道理东骑王自然也是知道的,但他只是一笑道:“知道了!”

  东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