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顾忌_数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晓数自然也就没当回事儿,继续按部就班地认真做好自己手边的工作。

  没过多久,小夏发现应该不是设备的问题,为此,他还特意联系了相关的产家。

  产家那边派来几位工程师,大家凑一块儿研究了几周,最后认定是计算方法和程式逻辑框架颇多不合理之处。

  参考相关的讨论结果,夏晓数写了一份实验报告交给了费教授。

  反复求证多次之后,费教授认为夏晓数提供的数据是比较严谨的,于是就邀请老友石忆岳一起探讨了段时间。

  不承想,石忆岳拒绝修正自己提供的数学程式,同时声称,夏晓数如果真发现了所谓的逻辑漏洞,不妨让他先拿出一套更为高明的数学程式出来。

  当时,虽说夏晓数的数学水平已经相当了得了,不过,到底还是年轻,经验严重不足,无论如何,他是无法提供更加有效的数学程式的。

  于是,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后来,实验组组长大师兄尚郁金也察觉到数据有些异常,他找到夏晓数,二人反复求证了好长时间,最后认定石忆岳老师提供的数学程式的确存在一定的逻辑漏洞。

  于是,尚郁金建议费教授再找好友谈一谈。

  结果,石忆岳固执己见,拒绝修正。

  没过多久,石忆岳推说数学系那边公务繁忙,干脆直接申请退组了。

  如此一来,弄得费教授颇感尴尬。

  不管怎么说,石忆岳的学术水平在那儿摆着呢,离开他的帮助,后续课题攻关就有些难办了。

  夏晓数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想着石老师物理系、数学系地两头跑,是挺辛苦的,退出就退出吧。

  没过多久,夏晓数惊奇地发现,大师兄尚郁金精心构筑的实验框架存在一些细微的技术性缺陷,一开始不觉着有什么,随着实验项目逐渐增多,相关的麻烦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经过反复测试和推导,夏晓数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子框架,这套子框架相当于大师兄尚郁金设计的那套实验框架的一个“补丁”方案。

  一开始,尚郁金还挺高兴的,试运行了几周,他发现小师弟设计的这套子框架效率还是蛮高的,欣喜之余,尚郁金还庆幸自己遇着一位聪明绝顶的小师弟,自己这往后做起事来还真是省心多了。

  没过多久,费教授诚意邀请专家评定小组提前检视一下自己的课题研究,费教授的初衷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省得将来再返工,耽误功夫不说,还白白浪费大量的科研经费。

  专家们在论证评定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两份非常有价值的修正方案,方案的作者正是夏晓数。

  其中有几位专家特别指出,费教授负责的这项课题研究最好重新梳理一下相关数学程式的逻辑细节,同时也应该重新构筑一下整体的实验架构。

  消息传出,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引发了不小的议论。

  夏晓数压根儿也没把这事当回事儿,每天开开心心的,该干嘛照常干嘛。

  石忆岳心里就有些不大舒服了。

  尚郁金对小夏也开始心存了几分特别的看法。

  费教授也没考虑太多,多次安排家宴请石忆岳、尚郁金、夏晓数到家中做客,席间,费教授真诚地希望他们三位精诚团结,互通有无,争取将整个课题研究的数理构架搭建得更加趋于完美。

  早日完成课题研究可是费教授多年以来的心愿啊。

  饭桌上,大家话说得都挺客气的,气氛也显得挺融洽。

  不过,饭后,石忆岳和尚郁金从未主动找夏晓数探讨过任何问题。

  相反,尚郁金似乎跟小夏还有些疏远了。

  对此,费教授也是无可奈何。

  课题研究终归离不开石忆岳老师的帮助,尚郁金更是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花费了不少心思协调了好长时间,大家似乎都不大买费教授的账。

  完全依靠夏晓数吧,他又无法拿出一整套更加完善更为高效的方案,小伙子到底还是年轻,缺乏丰厚的经验,另外,小夏这边几乎没什么人脉,校内校外的,依靠他一个人也办不成啥事儿。

  一时间,左右为难,费教授就有些头大了。

  再后来,校园里就有了些议论。

  夏晓数是个聪明人,考虑再三,最终选择了离职。

  为此,费教授还难过了好长时间。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