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要因材施教啊(一更)_穿越古代做夫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出,台下无不点头称道者,他们都是这样想的,而且他们的先生以前也是这样教的,可以说这种方法是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

  “确实如此,但你所言也并非必然。大家想一想,假设今天一只鸡和一只鹰一起学飞,鸡勤学苦练,废寝忘食,鹰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们觉得,到最后谁能学会飞行?”楚辞随口举了一个例子。

  “这,苍鹰天生便能翱翔于天际,遨游于四海之中,怎可将鸡与之相提并论呢?”有人提出质疑。

  “那么,假设有两只鹰一起比,二者仍照我刚才所说的去做,那么谁能飞得更快更好呢?”

  “自然是勤学苦练,废寝忘食者。欲成大器者,必须比旁人更能吃苦耐劳些。”这下大家无需争论了,答案十分明显。

  “对,假设二者能力相当,才智相当,那么自然是勤学者更胜一筹。假如二者才智有云泥之别,那同一种方法是否适用于他们呢?就像将鸡与鹰置于一处对比一样。”

  “禽兽焉能与人相比?”有人暗暗反驳了一句。

  “好,既然大家觉得与禽兽相比不妥当,我们就说人吧。茂山县县学黄夫子之子,不知大家可有耳闻?”楚辞对黄英杰印象深刻,他那个能力真让所有人羡慕嫉妒恨。

  甘州府几个县四通八达,这些夫子与相邻几个县也有姻亲关系,虽然黄英杰名声没有楚辞以前那么大,但大家还是听说过的。这不,马上就有人说了:“可是那能过目不忘的黄英杰?”

  “正是他。大家都知道此子天资聪颖,有过目不忘之能,只要他翻过的书,不消片刻便能熟记于心。假设本官和他一起读书,我勤学苦读,他随便翻翻,大家试想一下,一日之内,谁能背下《离骚》?”这篇古文不算标点共有两千四百九十字左右,当时高中背节选都有人背哭了,何况是它的文。

  下面的夫子脸色各异,想来也是回忆起了当初背《离骚》时的艰辛。这么长的一篇文章,给他们一天时间,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背下来的。但,人家一个是状元郎,一个有神童之称,约莫是没有问题的吧?

  这下再做不到众口一词了,有说状

  元郎能背下来的,有说黄英杰能背下来的。

  之所以说楚辞能背下来,这其中难免有滤镜的作用在里面。对大魏朝的所有文人而言,金榜题名,打马游街就是他们一生之中所能享受到的最大的荣耀。能够在国上下那么多人里取得第一的,必定不是寻常人。那黄英杰再厉害,他也中不了状元啊,就连去年乡试都没能考中。

  说黄英杰的那更加毋庸置疑了,过目不忘的本事岂是所有人都能有的?他只略略翻动便能记下来,何况是翻看几遍?

  “看来大家意见不太相同,那么现在,相信本官能在一日之内背下来的起身,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