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八章铁门闩_锦衣笑傲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时间,脸上多了几分笑容,这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幸福的状态之中。与过去相比,少了几分冰山气质,多了几分成熟妩媚,不过风采依旧。她听到往事,脸色微红“夫君又拿往事来说。当初若不是妾身劫路,你又怎么会与刘小姐成了姻缘,如今我都快给你生孩子了,这笔债怎么也还清了。”

  “还清?净街锣的债,是还不清的。”任盈盈一旁打趣,“天下谁欠了夫君的债,能有还清的那天?你看看今日的扬州城内,就有不知多少人欠了咱夫君的债,你说他们还的清么?”

  两淮都转运使贾端甫听到自己的长随回报,整饬盐法的钦差郑国宝到了扬州码头,倒是十分平静,只一摆手道:“知道了。”接着在自己案头翻找了一通,既没有钦差方面发来的公式行文,也没有自己恩主的书信,便也就不大理会,只等他进城后,再去拜见。

  他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与许国许阁老,算的上是同榜,在文官体系里,这也是一层用的着的关系。而自家原来的恩主,则是当初的小张相公张四维。当年贾翁不第之时,曾在某位致仕的官长家中做个私塾先生,为其儿子开蒙。不合撞见,这位官长的爱妾,与官长的书童私通。

  这位爱妾怕他露了口风,先是用金银买他。可是贾翁脑子里想的是那双三寸金莲红绣鞋,对于送的钱财坚辞不受。那位爱妾没办法,只好自己夜里去敲窗户,可是贾翁又怕是爱妾设计,自己真个动手,家主就会闯进来捉人。结果事到临头,又不敢开门,把那小妾赶走,第二天自己也要紧辞了馆。

  这事原本十分私密,不知怎的,贾端甫辞馆后无处投奔,到几个文友处打了圈秋风,这贾端甫拒金不收,夜逐"dangfu"的故事,就在文人圈子里传递开来。他的文友里有很有几个名士,散布消息的本事最好,这个事很快就传到了贾端辅的老东家耳朵里。那爱妾与那书童,不久之后就双双暴病而亡。

  贾端甫的名声这一下便刷了上去,连地方上的提学大宗师都知道这位当世君子的名号,特意点了他的举人。到了会试之时,他的文章又做的四平八稳,便也中了进士。

  等到后来,张居正搞新法时,他在地方上做县令,很是得力。亲自带着书吏去清丈田地,催收赋税,是当地有名的催科圣手。有秀才写揭贴说他鱼肉百姓,中饱私囊,贾县尊只当没听见,对那秀才也不加报复。还是后来县内有人举报,那秀才与一寡妇有私。贾翁最重风化,骂自己可以忍,偷寡妇不能饶。亲自上阵,将诸般刑具用了三次,问出口供后,把那寡妇官卖,秀才革了功名,定了流刑。用这两条人命,给县内之人做了榜样,有此前车,连破靴阵都没人敢摆。

  地方上的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