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七章天高三尺_锦衣笑傲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场上迅速传开。刘系在江南官场上不是最大的一个系统,但也不是最小的一个系统。这些商人的事,又不算什么大事,刘系大佬亲至,也没能保出几个投献于门下的商贾。这事一来给南京官场增加了谈资,二来,也让这些人意识到。郑国宝对于商税和常例的事,看来是要动真格的。

  这些人对于收商税这事,自然是充满了抵触情绪。或者说,这些人对于收税这事。不拘农商,都充满了抵触情绪。以至于在另一个位面的明朝崇祯时期,靠着南方人在朝堂上人多势众的优势,将三饷提编加到北方头上,对南方要求减税。乃至浙江一年上解茶税仅纹银十二两,又不顾实际情况,将各种税收加到了北方头上,最终导致民变四起,流民打进了京师。

  不过现在,他们不是为了收税和郑国宝起正面冲突的时候。刘系大佬刘一儒老迈年高,怕是行将就木,这个时候刘系的安置问题,空缺位置的角逐问题,以及一系列的交易与谈判,才是当下的重点。与之相比,区区的商税、常例,都是小问题,暂时可以不去考虑。

  更有扬州盐商派在南京的眼线快速回报,国舅这次来,确实是带了个存钱的匣子和捞钱的耙子,不过也仅仅是要刮地皮,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动作。

  在这种背景下,那些商人发现,自己的靠山,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来救援自己,相反倒是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凭锦衣卫把自己这些人关在行辕里不放。这些锦衣倒也不动粗,只是例行询问,问完了之后,就把人一关。每日三餐,不离窝头、咸菜。

  那些富商,多是一饭之费,可达千金的豪奢人物,这种粗砺饮食如何下的了口?想要吃好的,倒也简单。锦衣卫待客周到,保证让各位员外宾至如归。各种菜色,全都能提供,前提是要付钱。

  比如三十两一个的肘子、五十两一条的鱼,这都不叫事。反正各位员外家里金山银海,还在乎这点小钱么?若是嫌闷的慌,也方便的很。各行院里抓来的姑娘,就关在不远处,只要肯付钱,就能把人领来,让你们温存一晚。

  这些富商人关在行辕里,钱如流水般花出去不说,还耽误了自己的买卖。连过几天,他们就渐渐明白,这回自己的靠山,怕是有点靠不住。内中有几个乖觉的,找了看押自己的锦衣,小声托付“几位麻烦再跟钦差那说个话,小的愿意将这几年欠的常例银子双倍奉上。”

  第一个交了常例银子,并答应补交五年商税,以后绝不偷税漏税的商人被放了出去。钦差还免费赠送从洗澡到酒席的服务,算是做好售后。其他人看出了苗头,也都纷纷同意交税补税,更保证,以后不等锦衣大爷上门,自己就把常例拿到千户所去。

  雷声远看着这些富商家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