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章 麦道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域收获甚多。在民机领域也同样如此。

  新世纪之后下线的喷气式民用飞行器,无论是公务机还是支、干线客机,机翼尖端若没有向上弯曲一小段都有些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

  彼时共和国投入试飞的arj支线客机早期型号、运2o大型运输机的机翼都曾因为没有那一小段弯曲被不少港台媒体嘲讽为落后的象征。

  这段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段弯曲翼梢小翼注1,就是当年麦道留给波音的典型技术遗产之一。

  当然黑心的波音把麦道的遗产漫天要价,虽然加装翼梢小翼能为航空公司带来每年四万美元的燃油节约费用,可每个小翼十多万美元的选装费也妨碍了麦道遗产在波音客机上的广泛应用。

  看着周远航微笑着点头确认,梁远却陷入了很大的困惑之中。

  在麦道眼里,此时的商飞应该是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材,要设备没设备,要资金没资金,严格地说,远嘉和麦道之间还能拉扯出一点过节

  已经更名为1oo的pc75支线客机项目在共和国国内注定是麦道、吴淞合作生产d4战斗机弄到共和国国内,就算f15战斗机看不到进入共和机市场的可能,不过生产f15战斗机的麦克唐纳也绝对不会对f14战斗机扩大市场份额这种事儿抱着乐观其成的态度,在麦道眼里敌人的朋友怕也算不得什么好鸟。

  真想不通,麦道找上自己到底图个什么梁远纳闷的想着。

  周远航看着梁远半晌沉吟不语,哈哈一笑说道:“大少很奇怪麦道为什么找到我们头上吧,严格地说麦道很看好我们的执行能力和未来前景,同时也把我们当成自家救命稻草中的一根。”

  “这话从何说起”梁远好奇的问道。

  虽说梁远恶补了两年各种航空产业的讯息,不过上一世的梁远和大型客机生产企业之间的距离足有地球和火星那么远,除了大众耳熟能详的一些标志件和大势上的判断,梁远对行业内各个公司之间的内部消息或是具体的恩怨纠葛几乎是一无所知,正是因此,此时的梁远在航空产业真正事务性的工作中算是新得不能再新的新丁了。

  “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麦道就在全球范围寻找可以对抗波音的合作伙伴,空客旗下的各个成员企业向来是麦道游说的主要目标。”

  “由于西德对四远程大型客机始终不死心,和法国在空客内部冲突连连,麦道就把游说的主要方向都放在了联邦德国。”

  周远航说到这里忽然住口不语,看着孙卓霖笑道:“那时候孙总正在波音工作,算是当时当事的一方之一,所知的消息应该比我这个在边上看热闹的多出许多。”

  孙卓霖哈哈一笑,接着说到:“麦道向来把波音称作来自西雅图的大熊,为了对付波音在民用客机领域的

  请收藏:https://m.toun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